打機成癮|沈君豪醫生

精神科(醫生博客)

4,164

過去大半年,因着疫情的影響,子女無法上學,整天待在家中,難免會接觸、沉迷、甚至無法自拔地迷上了電子遊戲,加上現今的電玩實在有無限的吸引力,不少家長都為到子女整日沉溺打機、無心向學而憂心不已。

沉迷電玩是否一種病態?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宣布,將沉迷電玩定性為精神病,「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亦成為新一版《國際疾病分類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Edition, ICD-11)中的正式醫學診斷。

打機成癮會對個人、家庭、學業或工作等方面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如有以下徵狀並持續十二個月,便有可能被視為患上了電玩失調:

  • 對打機失去自制能力,例如開始遊戲、打機的頻率、持續性、結束時間及環境等;
  • 在日常生活中以打機優先,視打機比其他興趣及日常活動重要;
  • 即使知道打機帶來負面後果,依然持續打機,打機時間甚至愈來愈長。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調查發現,大約有一億六千萬美國成年人有打機習慣,但只有少數人被診斷為電玩失調症 – 所佔的比率可能低於1%至3%。因此對多數人來說,「打機」只是一種娛樂而非上癮的行為。德國亦有多項研究顯示大概有1.2%至5.7%青少年患有電玩失調症。而根據香港大學社會及健康心理學實驗室於2017年的「香港高小學生打機習慣調查」,估計本港有近一成學童屬有風險或可能已經患上打機成癮,情況不容忽視。然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這類患者有可能同時患上其他精神健康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自閉傾向或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令到事情加倍複雜及難以處理,而我們在診所遇到的亦大多是這個類別。

在治療上,要注意的是不要硬性的斷絕患者「打機」的行為,而是協助患者找回現實生活中的歸屬及成就感。透過世衛將電玩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望能給予患者適當的治療資源。

  • 醫思直說丨從《白日之下》看真正的「老有所依」、林震醫生帶你了解老友記的「平安三寶」

  • 最後,如果孩子有上述提及的問題,甚至出現焦慮、憂鬱、易怒等情緒狀況或其他反常行為,就需尋求專業人士協助,以作全面評估。

    Text by 沈君豪醫生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