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It’s Okay to Not Be Okay) 一劇爆紅,劇中以平實的描寫,記出一眾精神病患背後的辛酸故事,賺人熱淚。不少人耳聞「精神病」一詞往往總會不其然將之與暴力、失常等極端情況劃上等號,此等價值甚至深陷於我們的意識而不自知。事實上,精神健康問題其實相當普遍,Medical Inspire請來精神科專科黃瑋妍醫生為我們解構大眾對精神病的污名化問題。
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的統計,在年齡介於16至75歲的成年人當中有13.3%出現焦慮、抑鬱等一些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簡而言之每6至7個人當中便有一人正面對精神方面的困難。黃醫生坦言,精神健康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社會議題,她指出大眾對於精神病患經常有一個既有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的情況必然是很很嚴重、很失控,其實絕非如此。就正如《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患有自閉症的文尚泰,以及其他一眾患有精神病患的角色一樣,現實中的精神病患者亦擁有和藹可親的一面,位位亦是有血有肉的人,絕非異類、怪人,我們應當拋開成見,予以諒解。
污名化情況無處不在
黃醫生指出,本港對精神健康問題的污名化情況很常見。常見例子如普通市民在上班時,如果因為身體上的生理健康問題告假,一般大家不會因而有太大抗拒,及後重返崗位亦能欣然地與他人講述自己告假的原因。
反觀,如大眾因精神健康問題影響工作能力而需要告假休養,其一,絕大多數病人會因而選擇不告假,強迫自己繼續上班;其二,即使他們因而告假,在重返公司的時候由於憂慮別人會對自己產生誤解,擔心別人會因而以別樣的目光看待自己、質疑自己的能力及為人,亦不願讓他人知道自己是因為精神健康問題而要休息。黃醫生強調,上述情況不單會影響病者患病的經驗,更會影響到他們求助的意欲,呼籲大眾多吸收有關精神健康的醫學資訊,減少歧視。
接納情緒是照顧精神健康的第一步
精神健康問題或受不同因素影響,如社會環境、經濟、個人成長等,各人或總會歷經情緒的低谷。據統計,每七位港人當中便會有一位在一生中會經歷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惟在污名化環境、對自身情況缺乏認知的形勢下,僅約三成半人士會尋求專業協助,情況令人堪憂。
醫生表示,如果你察覺自身情緒與平常相比突然出現巨變,例如是情緒變得低落又或經常感到煩躁、難以自控,且上述狀態維持至少一至兩星期,甚至開始影響到生活各方面,包括人生規劃、自理能力、對周遭事物的興趣及動力等等;又或者嚴重影響工作及學習表現,導致專注力不足,種種徵狀均顯示出情緒對我們的自身影響相當嚴重。因此,如市民出現上述困擾,應儘早尋求醫生等專業人士的協助。
坊間針對焦慮、抑鬱這類精神健康問題亦有提供相關網上問卷予有需要人士診斷自身的精神狀況。針對焦慮症狀,可查閱「焦慮自我評估量表」(GAD-7);至於針對抑鬱症狀,則可查閱「憂慮自我評估量表」(PHQ-9)。黃醫生提醒,即使進行有關評估亦不代表有精神問題,她坦言:「其實照顧精神健康,第一步是認知此刻的情緒。能夠面對及接納任何情緒,已是很好的開始。」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