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仔的童年並不快樂,雙親相處不融洽,常常吵鬧,父母亦經常拿他與較為聰明伶俐的妹妹比較,不善表達、社交技巧較弱的斌仔在學校中也常被同學欺負,曾經嘗試努力讀書,但因患上讀寫障礙,無論怎樣努力成績也未如理想。自少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低微的他後來更因為和女朋友分手,覺得自己很沒用,看不到將來,也覺得沒有人明白自己,開始不斷傷害自己及萌生自殺念頭。
後來斌仔被診斷患上抑鬱症。藥物雖然令他的情緒得到改善,但始終欠缺動力上學,鬱鬱不歡。
複診時斌仔說很渴望自己可以重拾快樂及愉悅的感覺,他很被動的希望藥物能夠幫助他拾回這感覺,卻不知道快樂原來是可以由自己主動創造的。
他接受醫生的建議,開始把身邊美好的事情一樣樣記錄下來,比如聽過一首好聽的歌,看過的一齣好電影,喝了一杯美味的咖啡,朋友送來支持和鼓勵的說話等,都可以用心、用筆墨記錄下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方、人物、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感覺等。斌仔亦開始學習欣賞自己、例如自己製作的食物、甜品,自己努力完成的功課等。漸漸地,他意識到自己也是一個有長處,以及可以獲得快樂的人,靠着這些正面的經驗,慢慢建立自信,而不用再只靠他人的說話或態度來肯定自己的價值。
快樂的經驗是對抗抑鬱的良藥,哪怕只是喝一杯美味的飲品、吃一頓好飯、聽一首好歌、看一本好書、完成一份功課、學一種新的興趣等,都是美好快樂的經驗,值得用心記下,積少成多,漸漸地,幽暗的心靈也會被燃亮。
Text by 沈君豪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