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專科宋永權醫生
年青人出現情緒變化,很多時被解讀為「抗壓能力低」。精神科專科宋永權醫生表示:「出現在年輕人身上的情緒波動,容易被誤認為未經風浪及不懂處理壓力所致。但其實情緒的異常變化,有機會是由情緒病引起。以兩極情緒病為例,發病年齡就大多為15至25歲的年青人。」兩極情緒病又稱為躁鬱症,患者的高漲及抑鬱情緒會交替出現,而且起伏變化超乎常軌,而躁期與鬱期的症狀相反如陰陽兩極。
兩極情緒病易被誤認抑鬱症
當躁期發作時,患者的情緒異常亢奮,甚至不用睡覺亦精力充沛,念頭源源不絶,有很多不同的計劃,並愛追求冒險。但當進入鬱期,患者對生活的熱誠驟減,體力、專注力及動力均急轉直下,胃口欠佳,睡眠質素下降,嚴重者甚至自殘或自殺。
兩極情緒病的症狀看似容易察覺,但診斷此病卻是一大難題。宋醫生指出:「大多患者近9成時間均處於抑鬱週期,以往不少個案都被誤認為抑鬱症。」而躁期亦可分為輕躁和狂躁,惟不少患者只會出現相對較輕微的輕躁症狀,例如:精力旺盛,思考比平日快等,而不少從事創作行業的患者更誤以為自己狀態大勇,靈感湧現,並未意識到這是情緒病的徵兆。很多時兩極情緒病引起的情緒突變均難以解釋,例如曾有患者主動邀約朋友,惟出門前突然感到莫明焦慮而爽約,宋醫生建議可留意情緒變化背後有否原因,如原因不明,就有機會是兩極情緒病的警號。
兩極情緒病的患者大部分時間處於鬱期
及早治療方為上策 組合治療助緩兩極症狀
宋醫生提醒:「兩極情緒病必須盡早診治,否則躁鬱週期之間的轉變將漸趨頻繁及嚴重。」兩極情緒病主要透過藥物治療,醫生會因應個別患者的病情使用組合療法,目標是令患者的情緒回復正常,以減低復發機會。組合治療結合情緒穩定劑、抗抑鬱藥或抗思覺失調藥等藥物作治療,而抗抑鬱藥則大多使用第三代藥物,即SNRI(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接收體抑制劑),透過調整腦內傳導物質的平衡紓緩症狀,而部分患者需配合心理治療和生活模式的調整,效果相得益彰。
宋醫生憶述曾有30多歲女患者在19歲時嘗試自殺,當時被認為一時衝動,因此並未接受診治。惟在其後十多年間,她不斷在高漲及抑鬱情緒間遊走,時而異常興奮,主意多多,時而抑鬱低落,抗拒上班及與人接觸。她曾就此求診,惟被誤認為中度抑鬱及焦慮症,治療後病情並無好轉。後來她轉而到別處求診,終確診為兩極情緒病,後使用情緒穩定劑配合第三代抗抑鬱藥的組合治療。她接受治療7個月後,患者再無出現症狀,後來經醫生評估病情進展,患者可逐漸減藥,此後並無出現復發。
以上資訊由精神科專科宋永權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