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建議修例《醫生註冊條例》,吸引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無須通過執業資格試,也能夠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法案星期五(21日)刊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相關草案於6月2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理解本地部分專科培訓名額不足,但亦有部分專科培訓名額一直有空缺,相信可吸納更多非本地醫生到相關專科。她指出,現時香港每1,000人口只有兩名醫生,人均醫生比例遠低於新加坡、日本、美國、澳洲等其他先進經濟體。
她補充指,按《醫療人力推算2020》預計香港在2030年和2040年將分別欠缺約1,600名和1,900多名醫生,有迫切需要在《醫生註冊條例》下為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另闢在港註冊的途徑。陳肇始強調,新途徑不會取代現有的執業資格試和有限度註冊制度。
陳沛然斥草案純屬政治考慮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早前對此表示,政府在業界專注抗疫期間提出修例,屬政治原因,與抗疫沒有直接關係。陳醫生在個人博客《醫生爸爸愛足球》列出數條證據駁斥政府說法,他指本港的醫生短缺非緊急性,其實根據香港統計年刊2019年數字,本港註冊醫生有超過15,000名,當中476名醫生任職衞生署,6,386於醫院管理局任職,還有兩所大學的醫生,註冊中醫則佔7,582名。而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的醫生人手,是視乎政府每年的撥款,考慮因素包括醫管局的實際營運需要和財政狀況,以及政府的整體財政狀況等,並沒有提及人手字眼;故此,才會有「肥雞餐」、減人工的情況發生。
非醫生人手短缺 而是公立醫療不完善
此外,由1991年至2020年,香港醫生數目大幅增長,當中包括本地及海外醫生。在醫管局,醫生數目在這段期間增加了200%。然而,香港人口1991年是567.4萬,2019年是750.7萬,增加了32.3%。
公立醫院應付本港近九成住院醫療需要和約三成的門診服務,陳醫生直指當局只告訴事實的上半部份,而事實是,公營醫療界別為市民提供獲大幅資助的住院和日間護理服務,病床日數計約佔醫院服務需求的88%,入院次數計則為80%;私營醫療界別則主要提供超過70%門診服務。
根據香港統計年刊,醫生人數有所增加,但醫院病床就沒有增加。醫生人數由2000年的3881名增加至2017年的6072名,增加了約56%,香港人口在此期間則只是增長了11%。然而床位則為負增長,由2000年的29432張增至2017年的28335名,-3.7%。
「不患寡,而患不均」
陳醫生認為,香港醫療的「好與平」是世界冠軍,堪稱醫療界「米芝蓮」兩星級,然而本港公營專科服務輪候時間卻相當長,陳醫生初步分析2019年資料顯示,其真正問題為「不患寡,而患不均」,即指資源沒有平均、合理的分配。陳醫生解釋,當地存在穩定新症問題,醫管局沒有設定目標,也沒有服務承諾,所以長短不受控制。陳醫生舉例指,醫生人手最多的聯網G,輪候時間最長;但聯網A的醫生每周每人看多些新症,輪候時間自然短。
陳醫生也認為當局不能單靠增加本地醫生培訓名額,就可以穩定醫生人手。當年政府因為醫生人手問題而推出多種政策,導致醫護短缺,在97年推出醫生合約制,不穩定制度導致混亂;及後更降薪和凍薪,之後再推出「肥雞餐」,即是實際的縮簡人手政策,導致醫生人手直線下降。而後,歷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為增加人手故決定增加醫科學額。
一直難吸納海外醫生到港
另外,非本地培訓醫生也大幅下降,因為外國醫生不願意到香港醫管局醫院工作。參考之前的有限度註冊政策顯示,若在醫管局或大學工作,就不能在私家執業。醫委會5年來 (2011-2016) ;批准405個有限度註冊的申請,僅有1個不獲批,然而大部份有限度註冊,都去了兩間大學工作;而醫管局一方面說欠缺300名人手,但實情是近6年來拒絕了343個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求職申請;本港醫生看診病人的比例比外國高出3至5倍;醫生也沒有標準工時,通常一周60至80小時,外國則有標準工時,平均40至50小時。
當局建議修例《醫生註冊條例》的資格條件為,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持有非本地醫學院頒授的認可醫學資格,並在相關地區取得醫生註冊資格。此外,這些醫生在取得專科醫生資格後,須在公營醫療機構以特別註冊形式擔任全職醫生最少五年,並獲僱用機構確認其受聘期間服務令人滿意和稱職,通過在職評核便可申請在港正式註冊。
Source:陳沛然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