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重生】出戰東奧背後的艱辛 各國運動員戰勝癌魔之路值得敬佩

感動故事

1,370

奧運舞台是不少運動員的夢想,東奧熱潮持續,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即將開鑼。回顧2020東京奧運會,除觀看英姿颯爽的運動員展現他們的運動力量及光榮外,亦要看看他們背後承載著的堅持、努力、艱辛及精神,部分更曾經歷過頑疾的折磨才出戰東奧。

Thomas Van der Plaetsen, Photo From Internet

30歲比利時名將Thomas Van der Plaetsen在東奧的田徑十項全能比賽中,因傷退出。他先於100米跑出11.05秒,之後轉戰跳遠時發生意外,助跑時疑似拉傷右腿,摔倒在沙池上,臉容扭曲,咬牙切齒,感覺十分痛苦,最後需由工作人員扶上輪椅離場,結束今次奧運之旅。運動生涯多災多難的Thomas其實在201410月確診患上睪丸癌,完成化療後7個月,出戰2015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成功獲得十項全能金牌。努力復出的Thomas在世錦賽的十項全能造出第9名的成績,至於上屆里約奧運則排第8名。此外,Thomas2016年手肘受傷,而去年則膝部受傷。Thomas的爸爸更於2011年因癌症離世,由發現到死亡僅一個月內的事。抗癌戰士Thomas,及後成立一個名為「回歸跑道」的癌症基金,為癌症患者提供心理支援及康復計劃。

Maria Andrejczyk, Photo From Internet

人美心善的25歲波蘭女標槍選手Maria Andrejczyk,為一名患嚴重心臟疾病的男嬰籌募約300萬港元的手術費,故決定拍賣自己的東奧銀獎牌而出名。至於為何會有此舉,皆因Andrejczyk2018年不幸被診斷患骨肉瘤(骨癌的一種),幸戰勝病魔重拾狀態出戰東京奧運。她在東奧女子標槍項目擲出64.61米,獲得「人生第一面奧運獎牌」銀牌殊榮。曾患頑疾的Andrejczyk身同感受,回國後,透過社交平台公佈,為病童籌措醫療費而將自己的獎牌拍賣,她指「獎牌真正的價值已印在心裡,獎牌只是一樣物件,對某些人而言它卻可以產生更大價值,甚至救人一命,而不是放在櫃子裡封塵。」

池江璃花子, Photo From 池江璃花子 IG

被譽為日本天才女泳手的21歲池江璃花子(Ikee Rikako),當年15歲就打破100米蝶泳、100 米自由泳、50 米自由泳的日本紀錄;16歲獲得里約奧運7項參賽資格;18歲成為亞運首位單屆6金得主,分別贏得50自、100自、50蝶、100蝶、4×100自由泳接力,以及4×100混合泳接力金牌;還是多項亞洲游泳紀錄保持者。惟在20192月被確診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Leukemia),此後展開783天的抗癌之路。抗癌的道路上,池江因難以承受化療的副作用,曾一度想過輕生不願再受苦。最終在抗癌後第406天,宣布獲准入水,池江一切重新起步,更以2024巴黎奧運為目標。不過,因東奧的延期,池江方能出戰,雖無緣單人游泳項目,但能出戰團體賽,儘管最後沒有獎牌落袋,卻以「幸福」形容她於東奧能奇蹟復出的心情。「我曾跌落人生低谷,儘管非常艱難,但我還是回來了,我還是為此而驕傲。」

Kevin McDowell, Photo From World Triathlon

東奧三項鐵人28歲的美國選手Kevin McDowell在比賽中雖僅獲第6名,但其抗癌過程與精神值得敬佩。Kevin2011年證實罹患霍奇金氏淋巴瘤,令當年專注世界青年三項鐵人的他,轉至抗癌戰場。Kevin憶述,「我的世界整個反轉,由專注贏得世界冠軍,突變對抗癌症。」抗癌的道路,令他經歷多年的訓練才能尋回三項鐵人的能力,惟實力還差一段距離。2018年更曾考慮放棄運動生涯,幸在家人的鼓勵下,利用一年時間奮鬥,終於成為美國3位出戰奧運三項鐵人的選手之一,並且是成績最好的一位,及創下美國歷史最佳戰績。另外,他也參與混合接力賽,並取得銀牌,成績亮眼。三項鐵人項目包括,接力游泳1.5公里、自由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Kevin及後與美國兒科癌症基金會Cal’s Angels合作,利用自身經歷激勵他人。

  • 生命鬥士|淚別2歲兒!30歲護士媽媽何抒紋不敵血癌:覺得我對不起孩子,曾承諾「陪你走一輩子」

  • 印教敦, Photo From Korea Maeil Newspaper

    外號「大熊」的南韓跆拳道29歲選手印教敦,在東奧跆拳道男子80公斤以上級別賽事中奪得銅牌。原來他成功的背後經歷過被癌魔的折磨,更曾一度產生輕生念頭。印教敦7歲開始接觸跆拳道,進入大學亦主修跆拳道。他在2013年發現頸部有一個腫塊,到醫院求診後,證實為淋巴癌(影響淋巴細胞的血癌),雖成功經過手術切除,但情況沒有改善。同年9月至12月期間,經歷一系列的治療,身心均承受難以想象的痛苦。「如果我必須接受更多治療,我寧願選擇死亡,因為實在太痛苦了。」最打擊他的是,病情令他被逼停止訓練。雖然艱辛及沮喪,但他依然堅持治療,並重新開始訓練。直到他在2016年的亞洲錦標賽上贏得金牌,及後狀態大勇,更於多項大賽中創下佳績,就連他本人也對於恢復速度感到驚訝。印教敦在2019年中旬終於完全康復,出戰東奧,並獲得銅牌。他坦言「我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啟發其他癌症病人」。

    Matthew Glaetzer, Photo From Dean Mouhtaropoulos/Getty Images

    身高190cm來自澳洲的28歲車手Matthew Glaetzer,在擊敗癌症後出戰東奧競輪,終得第5名。然而在2019年,Matthew確診患甲狀腺癌,隨即接受手術移除腫瘤,翌年2月恢復訓練。禍不單行的他,在訓練中腿部受傷被迫中斷。Matthew直言,「我要克服眾多困難,癌症使我的世界翻天覆地,及後腿部更受傷了,但在這過程中令我變得更強大」。Matthew現時仍需一直觀察病情,「就像我每天訓練一樣,需每日吃藥而已」。他指自己恢復如此快全賴醫護人員,並十分感謝他們。

    Source:綜合報導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