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指人體仍有大量未被發現的地方,在人類的下顎骨中竟存在一層過去未曾確認過的肌肉,而該層新發現的肌肉屬嚼肌(masseter muscle)的第三層結構。相關報告已於本月2日刊登在學術期刊《解剖學年鑑》(Annals of Anatomy)上。
嚼肌是最突出的下顎肌肉,若用手按在下顎後方再開合口部時,會感受到其移動。科學家過去一直被認為,嚼肌只有淺和深兩層結構,但亦有過去的動物研究顯示,嚼肌可能有更深層結構。研究團隊以解剖和磁力共振掃描分析超過24個人頭顱,當中包括12個保存在甲醛(formaldehyde)中的頭顱,以確認嚼肌具有三層結構的說法,並勾勒肌肉層的位置和功能。
領導研究的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系高級講師Dr. Szilvia Mezey表示,就其運動過程和功能而言,嚼肌的這一深層結構與其他兩層明顯不同,因為新發現的肌肉層附於下顎的冠突(coronoid process)結構,團隊提出將該肌肉層稱為「冠突嚼肌」(musculus masseter pars coronidea)。
研究人員表示,根據「冠突嚼肌」的肌肉纖維排列方式,該解剖結構在保持下顎穩定方面起重要作用;與其他兩層相比,「冠突嚼肌」靠在下顎的位置更高,並比其他兩層嚼肌尺寸更小。
研究人員又說,雖然其他大部份哺乳動物的嚼肌也有兩層以上,但尚未清楚是否有任何相當於人類的「冠突嚼肌」;現時已知黑猩猩沒有「冠突嚼肌」,因此團隊未來將研究這是否是在人類身上才演化出來。而今次的發現,亦有助改善涉及下顎的各種外科手術和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Annals of Anatomy,science alert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