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Omicron於本港社區有蔓延趨勢,為協助阻止病毒傳播,理大跨學科研究團隊早前成功研發全球首個可殺滅表面新冠病毒以及絕大部分常見病毒和細菌的「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物料),並於今日(1月13日)在網上發布研究成果。
帶領團隊的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盧君宇博士指出,實驗室測試證實,物料可以在兩分鐘內殺滅七成存活於其表面的新冠病毒及其他病毒或細菌;十分鐘內的抗病毒率更達至九成,表面幾乎所有病毒和細菌均可於20分鐘內被殺滅。盧博士表示︰「這種物料是一種具備高度防病毒效能的樹脂物料,可以利用三維打印技術,因應需要製作出不同形狀,可塑性甚高,可廣泛應用於公共設施,為社區提供防疫支援。」現時團隊正為此技術申請專利,並將用於商業用途。
該物料是用物理方法對付病毒及細菌,一般而言病毒、細菌身上的包膜(viral envelope)攜帶著負電荷,相關物料中則含有正電荷物質,當兩者接觸時,物料上的正電荷會將包膜拉扯然後殺死病毒及細菌,減低它們停留於物質表面並傳播的機會。研究團隊表示,該物質可減少日常用品,例如手柄、電梯按鈕位置的清洗及維護次數,減輕清潔負擔。
過去一年,團隊曾與民政事務總署、香港濕地公園及環保組織合作,在理大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的支持下,把物料製作成回收箱手柄、洗手間門柄保護套、電梯按鈕及盲人點字板等,實地測試物料的抗病毒性能及耐用性。
團隊成員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簡志偉教授表示︰「回收箱手柄在使用近一年後,除了沒有任何損壞,其表面亦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證實物料具備穩定防病毒和細菌的效能,其效能在使用後三年才開始逐步減弱。由於物料是以物理原理破壞病毒,故即使病毒變種,仍能發揮同樣效果。」簡教授補充,由於物料的消毒成份是嵌入式而非塗層,即使日常以漂白水等消毒用品清潔,亦不損害其防病毒效能。
團隊亦獲深水埗民政事務處邀請,將會為區內過百座缺乏管理的「三無大廈」,以物料製作成門柄保護套,並安裝在經常有居民出入的門上,協助減低大廈內的病毒傳播風險。團隊亦希望把物料應用於中小學校園、醫療保健設施以及公共運輸系統中。
不過研究團隊亦提醒,該款新物料並非一勞永逸地解決細菌病毒傳播問題,維持公共衛生還需保持清潔。此外該物料也對不含包膜的病毒例如腸病毒起效,因此在幼稚園等的場所使用就未必適合。
資料來源:香港理工大學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