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Omicron殺入本港社區,面對疫情升溫,政府隨即宣布擴大「疫苗氣泡」範圍,市民於2月24日起須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才可進入食肆、美容院、體育館及圖書館等公眾場所,員工亦要在指定期限前完成接種。消息一出,多間疫苗接種中心爆滿,預約人數飆升,首劑接種人數已逾七成。與此同時,疫苗副作用也再次引起關注。以下一文整合常見副作用及應對方法,幫大家預備不時之需。
副作用症狀普遍輕微
任何疫苗都有潛在副作用,新冠疫苗當然不例外。接種後有機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燒、肌肉酸痛、疲倦和發冷等,而實際症狀因人而異,有人反應明顯,也有人打針後幾乎沒有感覺。一般情況下,這些副作用都是輕微且暫時性的,屬於「激活」免疫系統的正常反應,只有極少部分人會出現較罕見的異常症狀。
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 可能影響患者比例 | |
非常常見 | ● 注射部位腫痛 ● 疲倦 ● 頭痛 ● 肌肉痛 ● 關節痛 ● 發燒 |
>1/10 |
常見 | ● 注射部位發紅 ● 噁心 |
≤1/10 |
不常見 | ● 注射部位發癢 ● 淋巴結腫大 ● 感覺不適 ● 手臂疼痛 ● 失眠 |
≤1 /100 |
罕見 | ● 暫時性一側面部下垂 | ≤1/1,000 |
未知 | ● 嚴重過敏反應 | 無法根據現有資料估算 |
個人護理減輕發燒疼痛
針對上述常見副作用,衞生署建議市民採取一些紓緩措施,例如多休息和喝水,另外可用濕毛巾敷在針口位,紓緩副作用引起的不適。很多公司也紛紛推出「打針假」,讓員工在接種疫苗後可以請假休息。可是香港人經常忙不停,有時連休息都成奢望,身體抱恙更令表現大為失準,無論在公在私都有影響。有需要時可以考慮服用藥物紓緩,而不少人家居常備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此時就能幫手。
常見副作用 | 個人處理方法 | 藥物紓緩 |
注射部位反應
(如疼痛、發紅、腫脹) |
冷敷注射位置 | 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 |
發燒 | 多休息、飲水 | 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 |
頭痛 | 多休息、按摩頭痛位置 | 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 |
肌肉痛 | 按摩疼痛位置、可作適量運動 | 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 |
關節痛 | 多休息 | 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 |
發冷 | 多休息、飲暖水 | 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 |
疲倦 | 多休息、飲水 | / |
噁心 | 多休息、飲水 | / |
24小時後注射部位發紅或疼痛加劇 | 盡快求醫 | |
48小時持續高燒達攝氏39度以上 | 盡快求醫 | |
嚴重過敏反應 | 盡快求醫 |
撲熱息痛快速舒緩之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接種者可以服用撲熱息痛,快速紓緩因疫苗引起的輕微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及肌肉痛等,幫助盡快恢復狀態,回到職場及家庭崗位。不過提提大家,應待症狀出現後才服用撲熱息痛,不宜提前服藥預防。撲熱息痛溫和,不會刺激胃部;如選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需留意其較多的副作用,因此服用前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選購止痛藥時,記得須根據盒上指示使用,於使用前詳閱產品標籤說明;如有肝腎病問題或酗酒人士,服用撲熱息痛前應先諮詢醫生或社區藥劑師的意見。如果副作用維持數天仍未消失,甚至有變嚴重跡象,就要盡快求醫,以策安全!
參考資料:
- 香港政府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資訊 www.covidvaccine.gov.hk/zh-HK/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手冊「如果接種新冠疫苗後懷疑有副作用,該怎麼辦?」www.chp.gov.hk/files/pdf/dh_covid19_vaccine_side_effect_a4_poster.pdf
- 世衛組織就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對公眾的建議:接種疫苗 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covid-19-vaccines/advice (15 Nov 2021 version )
- 疫苗氣泡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1/04/P2022010400786.htm (4 Jan 2022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