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問越傷心 | 林震醫生

精神科(醫生博客)

1,015

筆者在會診期間,不時會被情緒病患者問到一條類似的問題:「在接受正式心理治療之前,我已和親朋好友傾訴了無數小時, 為何我的情緒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當他們越問,我就覺得越傷心?」

筆者嘗試用催眠學角度去解釋這個現象,「專注」是催眠學的一個非常重要技巧,因為當我們「專注」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很多情緒病患者,她們將大部份時間用來思考悲傷、挫折和痛苦,她們將專注放在「消極」的一面。亦有部份情緒病患者,她們擁有受害者心態, 她們會怪責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已發生的事情所導致,她們不斷地活在過去的不幸和失望之中,最終讓過去重複的傷害自己, 她們問題的癥結在於將專注過份放在「過去」與「受害者」心態。

對於一些從沒接受過心理培訓的親朋好友,或許他們在傾聽過程中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問題上。要知道關注「問題」, 可能會引發出更多的「問題」。只要我們將專注改變,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催眠學在醫治抑鬱症也提倡協助患者改變專注, 例如從「問題」轉到「解決方法」,由「過去」轉到「現在」或「將來」,同時也要讓患者從處理「外在世界」轉移到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

因此一位稱職的心理醫生,不但能看到患者的黑暗面,更重要的是協助患者重新看見光明。不如意的事如空中浮雲, 或許它們能短暫遮擋背後的太陽,要知道方法總比問題多,只要我們將專注放在雨後陽光,這樣一直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快樂就能再一次發光發亮!

Text by 林震醫生

  • 醫思直說丨從《白日之下》看真正的「老有所依」、林震醫生帶你了解老友記的「平安三寶」

  •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