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一項新研究顯示,服用他汀類藥物(Statin)來幫助降低「壞膽固醇」(LDL-C),從而減少出現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的風險,或無實際效益。研究已於2022年3月14日在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刊登。
現時,醫生通常會處方他汀類藥物,給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使用。過往的研究也一直表明,服用他汀類藥物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水平,改善身體健康。然而,新研究反駁了這個理論,發現他汀類藥物未必對降低壞膽固醇有明顯影響。研究表明,使用他汀類藥物來降低壞膽固醇,對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中風(stroke)和所有死因(all-cause mortality)等心血管疾病,有不一致的結果和不確定的影響。
是次研究對18歲以上的人進行數據調查,隨機分析了共21項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在「相對風險差」(relative risk reduction)方面,所有死因,心肌梗塞和中風分別降低了9%,29%和14%。;但在「絕對風險差」(absolute risk reduction)方面,所有死因,心肌梗塞和中風僅分別降低了0.8%,1.3%和0.4%,這代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總體效益可能很小,並且會因個人的風險因素而有所不同。
領導該研究的愛爾蘭HRB研究中心Paula Byrne博士指:「大家一直認為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幫助降低膽固醇,減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當中其實並沒有實質的關係。」研究人員補充指,相關的部門應盡快更新臨床決策和臨床指南,並把訊息傳遞給患者。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