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至親「不辭而去」 喪親之痛引發的複雜性哀傷 | 沈君豪醫生

精神科(醫生博客)

1,525

有家屬指昨天才跟至親通電話問安,今天已和他天人永隔!疫情下的離別,可叫人多麼無助和悲傷!雖然至親逝世是每個人總有一天都需要經歷的,但出乎意料的死亡往往是人生中最難面對的告別。

哀傷是至親離世後的正常反應,哀傷的強烈程度及其反應因人而異,每個人哀傷的處理時間也不一樣,有些人較快適應,有些人則會慢一點。心情有時反反複複,尤其喪禮後或在特別的節期如生忌、死忌、紀念日子或團圓的節日等,哀傷經歷都是很個人的、獨特的,不需要跟別人比較,順著自己的步伐去調節便可以。上一篇文章說到自身處理哀傷的方法,這次讓我們探討喪親之痛引發的複雜性哀傷(或稱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

喪親除了引起抑鬱症外,亦有機會引發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曾經有病人患抑鬱後,雖然以用藥的方法紓緩了失眠、食欲下降、體力委靡等症狀,但是情緒仍未見好轉,經過醫生診症後,原來病人曾經歷喪女之痛,久久未能釋懷,很大機會患上了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

個案分享

其實研究顯示,喪偶或失去子女的父母哀傷程度較嚴重。一名與女兒關係特別親密的六十多歲母親,女兒於十年前因病去世,她頓失倚靠。十年來,這位母親不單在房間掛上女兒遺照,更每日為女兒倒一杯水。經了解下才得悉她女兒去世前曾表示感到口渴,但當時醫生指病人不可喝水,母親因無法達成女兒臨終心願,故每日倒水給去世女兒,藉以希望「為個女做番啲嘢」。很多時,這些患者拒絕接觸外界,亦不主動求助,因長時間活在痛苦中,日常生活難免受影響,直至身體不適求診才被發現。該名失去女兒的母親因長期難入睡和疲倦,到普通科門診求醫,醫生發覺她愁眉苦臉,引導她講出心聲,才發現她喪女心結未解,轉介精神科跟進。因此,此類個案有賴家庭醫生或患者親友發現。

  • 醫思直說丨關於「認知障礙」,你真的認識嗎?樂芷穎醫生告訴你需要知道的認知障礙5件事

  • 醫生如何診斷持續性複雜哀慟疾?

    根據世界各地研究顯示,約有百分之十的喪親者會出現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病徵是哀傷期持續很久(多於6個月或以上)也無法緩和,例如過度悲傷、苦澀、憤怒、內疚、麻木,甚至感到空虛,複雜性哀傷患者會持續並強烈地眷懷着死者,持續的懷念或渴望,重複想著逝者/死亡,無法接受死者已矣之事實,亦過份逃避及害怕談及死者生前逸事,或是對逝者只有負面的回憶。複雜性哀傷患者甚至乎會認為人生失去價值、對將來感到絕望,情感變得麻木、脾氣暴躁,無法信任他人,失去參與活動或社交的興趣和動力,未能找到人生的新角色,經常感到孤單或疏離,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等。如果有以上情況,並嚴重影響情緒或者日常生活就必須立即尋求醫生或專業人士的協助。

    在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的身心也會出現問題,有研究顯示他們較易患上高血壓、心臟病癌症,同時亦較易患上併發的精神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等,自殺危機亦較一般人高出多倍。

    治療方向

    為助患者走出傷痛,沈醫生早於2011–2014年掛美接受複雜性哀傷治療(Complicated Grief Treatment)之培訓,多年來為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在治療中,醫生會先評估患者喪親的經歷、與離世親人的關係史,喪親者的思維模式,例如較常見的過分自責,「如果…就不會…」等的思想陷阱,以及其生活模式中出現的問題等,透過心理治療讓患者解開哀傷過程中的糾結、接受親人去世的事實,而治療重點就是重新建構與離世者的關係連結。有需要時會邀請患者家人共同參與,協助患者重建正常生活和重整人生目標。

    要幫助患者走出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可以緩和哀傷,這並非要去「忘記」至親,反而是學習適應親人的離世,並在日常生活中作出調整,令他們振作起來,重新生活,以行動告訴逝者:我正學習適應別離、處理哀傷,同時將思念及祝福送給遠方的他/她!

    Text by 沈君豪醫生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