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頭恐懼症】暈針因神經系統受刺激 與遺傳及童年陰影有關

醫療頭條

1,699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近日於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多年來一直怕打針是因為遺傳關係,她的父親亦因害怕打針而一直無視家人勸導,不願接種新冠疫苗。最後要出動「秘密武器」,他的寶貝孫女才能勸服去打針。麥美娟曾表示自己連捐血都會暈,所以很怕打針,更試過打針後即高聲大叫,面容狀甚痛苦。原來,針頭恐懼症和基因有關,這種恐懼通常會影響兒童,但也會影響成年人。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近日於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多年來一直怕打針是因為遺傳關係。 圖片來源:Facebook@麥美娟

甚麼是暈針

暈針(needle phobia)又稱為針頭恐懼症,是一種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反應。人體在打針、抽血、輸血、中醫針灸時,因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心跳上升、血壓升高,會產生迷走神經反射(vasovagal reflex),瞬間令心跳變慢、血壓降低,以致腦部缺血缺氧,出現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

人體在打針、抽血、輸血、中醫針灸時,交感神經系統容易受到刺激,出現暈針反應。

暈針為基因遺傳

引起暈針的原因有很多種,通常與打針時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有關,有些人怕看到針頭、怕痛,有些人則是過去打針有不好的回憶。另外,遺傳因素亦可能造成暈針現象,曾經暈針過的人很容易再次發生暈針。過去曾有研究指出,人們會出現暈針的原因,一部分和遺傳有關,一部分和後天的童年陰影有關。研究結果發現,80%患有針頭恐懼症病人的直系親屬也會對針頭有強烈的恐懼。由於古代人類很容易因為皮膚被物件穿透而受傷死亡,因此具有對針狀物體產生恐懼的人們會有較高生存率,令與針頭恐懼症有關的基因存在於後代身上。

暈針症狀

暈針通常發生在接種疫苗後5-10鐘內,他們面色會變得蒼白、脈搏和血壓下降、手腳冰冷出汗、並且失去知覺暈倒;有些人看到別人打針時,也會因感同身受,而發生暈針反應。不論種族、年齡、高矮肥瘦或是身體強弱都有機會暈針。

不論種族、年齡、高矮肥瘦或是身體強弱都有機會暈針。

預防方法

容易暈針的接種者可以躺在輪床上打針,然後躺著休息15至30分鐘,再由親友陪同離開。在接種疫苗前,可預先詳細了解接種程序,以及避免過飽、過餓、過度疲勞時去接種;在接種疫苗期間,可深呼吸轉移注意力並放鬆心情,能減低暈針機會;在接種疫苗後,醫護人員或親友可鼓勵、稱讚接種者,讓他們對打針有善意的印象,減少日後對打針的陰影。

  • 治癌新希望|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Histotripsy 2.0」系統,助力中大無創治療肝癌!運抵香港90日,已成功為30名肝癌病患治療

  • 資料來源:NIHCDC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