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 Depp勝訴|美國影星Johnny Depp與前妻Amber Heard在2016年離婚,Amber指自己因Johnny吸毒和涉嫌身體虐待而與他離婚。其後Johnny因前妻《華盛頓郵報》發表的專欄文章而控Amber誹謗,經過長達6星期的審訊,官司終於完結:陪審團裁定Johnny勝訴,獲賠1500萬美元,而Amber則獲一項指控勝訴,獲償200萬美元。這場誹謗官司鬧得沸沸騰騰、高潮迭起,雙方也曾都各自請來了心理專家,為Amber的精神狀況做出指控與辯護。哪一方是對是錯,在審訊結束後也不能定奪,畢竟在這場八點檔中,兩者共同的罪魁禍首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問題」。如果一段關係變得不健康、伴侶不能理解對方的心理和精神狀態,那麼就會發生關係危機,將童話般的關係變成地獄。
撰文:肥老虎@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圖片來源:Matteo Chinellato、Chaz Bharj、Kathy Hutchins、Ovidiu Hrubaru @Shutterstock、Law&Crime Network @Youtube│ 資料來源:Mayo Clinic、Cleveland Clinic
Johnny Depp勝訴|愛的反面就是恨?Johnny、Amber庭上互揭傷疤是精神健康作怪?
Johnny 一方專家曾診斷Amber有「邊緣及表演型人格障礙」
Johnny的律師團所找來的臨床和法醫心理學家Shannon Curry分析相關資料後,在證人席上診斷Amber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ality Disorder)。
「邊緣型人格障礙」多發展在成年早期,這類患者的內在認知、行為、價值觀與社會之間存有落差,導致其做出對自己和他人有害的行為。如Shannon所稱,這類的人的心裡有對「被拋棄」(being abandon)的強烈擔憂,且可能與早年所受到的創傷有關。此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會出現極端的行為,對於他人的感覺會出現「極度理想化」與「感覺非常卑劣」兩種極端,並在兩端徘徊來去。患者或會很快地愛上一個人,但又會因為一些不安而產生自己要「被拋棄」的感覺,最後以「傷人」或是「自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焦慮。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際關係通常不穩定,因為他們自身的悲觀情緒很強烈,他們會不斷想自己是不被愛的、會被拋棄的,直到自己真的被拋棄為止。然而,他們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要把對方留下的反應也很強烈,一切的不穩定都會演變成惡性循環,令患者情不自禁地不停惡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心理師:表演型人格障礙渴求關注
而「表演型人格障礙」又稱「做作型人格障礙」,這類患者多源自患者的童年經驗與過去被忽略的創傷,他們一旦沒有被關注,就會感到不適和不安全,因此有些人會利用誇張的打扮、或是起伏的情緒,好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女方團隊專家反駁Amber的人格障礙說法
對於Shannon的診斷,Amber團隊請來的心理專家Dr. Dawn Hughes 並不認同。他在證人席上指出Amber罹患的是「創傷症候群」(PTSD),而病源就是親密伴侶暴力與童年創傷。但其實兩者的說法在邏輯上差異不大,因為以臨床研究來說,「人格障礙」在早年受到創傷的比例其實相當高。
在這場官司中,當司法機關無從判斷資訊,只能將人格疾患、特質與行為本身做出連結,雙方也把關係中最私密、最切身的心理狀態,當作攻防的武器,其實是非常殘忍的事情,而這一類的作證其實也有道德上的爭議。
從Johnny與Amber的審訊中,汲取有關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教訓
我們不應漠視身邊人的精神健康,毫無疑問,Johnny與Amber之間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他們的私事,但同時他們也因為身為荷里活名人而被無數人理想化他們的私生活。更因為作為公眾人物,人們可能會將這一件「八點檔」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要避免感情災難,則要好好與對方溝通,才能有效解決伴侶之間的問題。當另一半情緒出現異常,明白對方為何不開心才能真正的幫到他/她。情緒病患者或會害怕另一半不接納自己,不願坦白病情,但另一半亦要知道,若伴侶經常情緒低落,應思考背後原因共同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