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大腸癌】大腸瘜肉可演變成大腸癌 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

專科資訊 - 腸胃肝臟科

8,004

篩檢大腸癌 刻不容緩

大腸癌雖然是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但絕對可以透過相關檢查預防。美國腸胃學會2021年公佈的指引將大腸癌篩查的建議年齡下調,由50歲降至45歲。而香港政府現時亦積極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患者首先會進行大便隱血測試,然後再因應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無論如何,因為大便隱血測試並非直接觀察大腸內部狀況,而且大部分瘜肉都不會出血,換言之即使結果是陰性,也無法排除大腸癌的風險。因此,患者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及經常肚痛等病徵,或直系家屬成員曾患大腸癌,應盡早接受大腸鏡檢查及診斷,以免錯失及早發現病變瘜肉甚至早期大腸癌的時機。

認識 “瘜肉”分類 減少癌變風險

大腸瘜肉演變至惡性腫瘤需時可以年計,若果能夠及時剷除這些瘜肉,自然可以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大腸瘜肉大致分為增生性及腺瘤性,腺瘤性瘜肉有機會變成惡性腫瘤。腺性瘜肉發展至 腺瘤平均需時5至10年,不過亦有一些絨毛狀的瘜肉病變時間更短,所以病人不能掉以輕心。進行大腸鏡期間檢查出這些瘜肉的話,可即時利用鉗或電圈套器切除及抽組織化驗,達至預防大腸癌的目的。

技術成熟 無需住院

大腸鏡檢查在預防大腸癌方面的作用是毋容置疑。其實亦有其他嚴重的腸胃病症可透過大腸鏡發現或作診斷,例如炎症性腸病(IBD)、憩室症及血管異常增生等。只需要簡單的30至45分鐘,大腸鏡檢查便能夠讓腸道問題一清二楚,過程中病人會進行監察麻醉,以減輕不適。由於大腸鏡檢查已沿用多年,技術發展成熟,所以除醫院以外,現時不少日間醫療中心亦有提供大腸鏡檢查服務,整個過程前後約莫只需2至3個小時,能夠即日完成,無需住院,時間安排上相當便利。

  • 大腸瘜肉常被忽略!醫生拆解新一代M3大腸癌檢測技術 阻截瘜肉癌變

  • 新式橙味洗腸劑 輕易清腸

    接受大腸鏡前,患者需要進行飲食限制及飲用洗腸劑。飲食限制一般由檢查前3日開始,患者只能進食低纖維餐單,防止食物殘渣於腸道積聚,造成阻塞。至於使用洗腸劑方面,目的在於徹底排清宿便,以提高檢查準確度。

    一般情況下,患者普遍能夠遵從飲食限制,反而洗腸劑才是令檢查人士抗拒大腸鏡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傳統洗腸劑味道欠佳,而且需要灌飲數公升,患者往往因難以入口而「偷工減料」,未有飲夠指定份量。腸胃肝臟科專科 鄭頴儀醫生提醒這樣會做成大便殘留腸道,會遮蓋瘜肉或病變,阻礙觀察腸道內壁,整個檢查會大受影響,更甚至可能需額外花費時間及金錢重做一次,變相得不償失。

    腸胃肝臟科專科 鄭頴儀醫生

    幸而,近年市面上已有新式橙味洗腸劑可供選擇,飲用方法亦較有彈性,病人只需飲用150亳升洗腸劑,之後再配合2公升無渣透明飲料(例如電解質飲料、清茶或清湯等),整個過程只需重覆1次即可。這些新式洗腸劑對病人無疑是一大喜訊,洗腸過程從此變得相對輕鬆及簡單。 然而,病人最後適合使用哪類型洗腸劑則必需聽從醫生建議而作出選擇。

    數年一檢 安心保障

    如上文提及,大腸癌的形成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患者絕對有充分空間做足預防措施。因此,大眾需注意一些不顯著的徵兆,例如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腹瀉及便秘等。若果相關症狀維持一段時間,更應盡早求醫,接受檢查,保障自己及家人。曾經發現大腸瘜肉、患有炎症性腸病、有大腸癌病歷或有相關家族病史的人士需要考慮檢查得頻密一點,大概3至5年左右檢查一次。最後,大腸癌的檢查方法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身體狀況、病情與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方案。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