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的最大器官,不慎受傷有機會留下疤痕。疤痕其實是皮膚組織修復機制的產物,正常皮膚組織中的膠原蛋白與皮膚表面平行排列,但當出現傷口時,皮膚會新生膠原蛋白以促進傷口癒合,從而形成疤痕。除了引起痕癢痛楚,更可能影響傷口位置的功能,導致關節攣縮變形,令活動能力受損。因此修復疤痕不只是為美觀,亦為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現時有哪些疤痕治療方法?
取決於疤痕種類和嚴重程度,我們會為患者採用不同治療方法。對於較輕微的新形成疤痕,一般會用到壓力墊(聚乙烯墊),為疤痕施壓以抑制其生長,配合褪色藥膏或果酸來淡化疤痕色素。如果疤痕較嚴重並且呈凸起狀,例如增生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或瘢瘤性疤痕(Keloid,俗稱「蟹足腫」),可能需要採取進一步治療:
- 局部注射類固醇:將類固醇注射入疤痕組織,抑制發炎反應,減緩膠原蛋白的新生速度,使疤痕軟化和縮小,但停藥後蟹足腫可能再次復發。
- 冷凍治療:將特製冷凍治療針刺進疤痕組織內,藉著低溫使疤痕細胞冷凍壞死,破壞深層組織,使其結痂脫落。
- 雷射治療:利用雷射儀器放射高能量光束,穿透疤痕組織,淡化疤痕色素和撫平隆起的組織。
- 手術切除配合低劑量放射治療:利用手術切除疤痕,再配合低劑量的放射治療,破壞過度活躍的疤痕細胞,預防疤痕組織在手術後再次增生。
雖然上述方法可以減淡疤痕,但要完全修復較為困難。隨著醫療進步﹐有更多創新治療方案面世。例如移植患者正常部位的皮膚來覆蓋傷口,也有本地大學研發新型除疤貼,結合傳統壓力墊及矽凝膠貼,改善疤痕增生。專家亦正研究以幹細胞修復傷口,利用生物科技技術,讓傷口的間質幹細胞轉化為新的皮膚細胞,幫助修復大面積的皮膚傷口如燒傷。
醫療科技發展帶來突破
事實上,近年政府大力發展本地科技,醫療領域也不例外,加上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對醫療需求急增,加快醫療科技發展。另一方面,香港醫療研究水平很高,相關技術及服務得到國際認可,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均轉化為成功商品。除了本地大學、本地企業及初創從事醫學研究及開發創新科技之外,香港亦吸引了世界一流的生物醫藥公司各地專家和科研機構進駐,不單止研發皮膚修復上的新技術,亦涵蓋醫療器材、臨床治療、長者護理等各方面。治療手段也不再局限於藥物,3D打印、虛擬實境(VR)及生物傳感器等創新科技日漸受到重視,為患者帶來更多突破性的治療及預防疾病方案。
Text by 陳厚毅醫生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推動醫療技術不斷革新,有助醫生更精確地診斷和治療,甚至解決不少以往被認為無法治療的健康問題。香港貿易發展局將於2022年11月9日至11日,在灣仔會展 (展覽廳3D-E) 舉辦「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為業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展覽匯聚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展商,展示嶄新醫療設備、技術及服務,期間亦會舉辦一系列研討會,進行技術研究探討,促進本地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了解更多:https://bit.ly/medical_tc
免費登記:https://bit.ly/hktdc_medical_r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