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 │ 胰臟癌為本港最致命癌症第四位,普遍存活率只有3至6個月。台灣一名46歲陳姓患者,透過積極治療與改變生活,腫瘤變小一半,就連生活也重回正軌!
撰文:Hedy@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資料及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胰臟癌│被診斷患胰臟癌第三期、接受治療+改變生活讓腫瘤縮半!
台灣一名46歲陳姓患者三年前,因背痛無法睡眠。到醫院求醫並檢查,被診斷為胰臟癌第三期。由於位置隱蔽,加上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到了癌症晚期才發現。不接受治療下,生存率只有約3至6個月。而這名患者因腫瘤太大且淋巴轉移無法開刀,所以便轉往其他醫院求診。
改變患病後心境
醫生安排病患進行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他表示:
病患定期治療追蹤,改變罹病心境,調整生活型態,過著有機生活健康自然飲食,下田耕種流汗曬太陽,加上樂觀的態度,雖然罹患的是癌中之王胰臟癌,存活期預估一年,但陳姓病患現在過得自由又快樂,從治療副作用中很快復原。
消委會嬰幼兒小食|消委會實測37款嬰幼兒小食,逾3成「高糖」!父母必知,子女食得健康3大零食貼士!
腫瘤縮小一半
患者在治療前後改變了其生活方式。在患病後,藉著健康有機飲食、種植有機作物、活動流汗,並且透過勤曬太陽、接觸陽光來調整身體代謝,有助改善體質。此舉能令其身心靈變得舒服自在,而健康狀態整體也會好起來。三年前其癌症指數(CA199)由原本超標1587U/ml,降到目前9.1U/ml。腫瘤從3年前的6公分,縮小了一半,現時為3公分。
不要輕示背痛症狀
三年前約80公斤的患者,在患病後,體重亦一口氣掉了20公斤,食慾以及精神體力各方面不佳。完成兩個月放射線治療後,精神已有改善,並積極接受化學治療,穩定控制病情。由原本最低60公斤的體重,逐漸增加至70公斤。飲食及精神各方面都變得良好,生活恢復日常。醫生也強調不要輕忽背痛症狀,當發現體重直線下滑的情況,一定要趕快就醫,因為有機會是胰臟癌!
患者平均存活期不到半年
胰臟癌好發於喝酒,60歲以上中老年人,常見為男性,一般診斷後預後不佳,未接受治療患者平均存活期不到半年,一旦診斷後,最佳處理方式即是早期盡快治療,並配合醫師定期回診追蹤。
胰臟癌常見徵狀
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不少病人到癌症晚期才察覺,因而耽誤治療,影響生存率。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病人的存活時間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其常見徵狀包括: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體重短時間內銳減;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腹水。
大多數的胰臟癌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 種族
黑人的風險較高 - 性別
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 抽煙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 糖代謝異常
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超重
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 飲食
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 化學品
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 遺傳性胰臟炎
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但非常罕見 - 慢性胰臟炎
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但並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
改變生活能降低風險
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防止胰臟癌產生,但仍可從生活方式中改變,並有助降低風險。吸煙的煙霧中含有致癌物質,可以破壞DNA調節細胞的生長,所以應戒煙。同時我們應多做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日常應避免接觸危險化學品,或使用適當安全措施,多進食水果、蔬菜和低動物脂肪食品亦可以减少患上胰臟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