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一項長期研究發現,罹患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可以推遲接受或會導致長期的副作用如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問題的根治性治療,轉而接受醫生「積極監測」病情。因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的患者死亡率都偏低,且並無太大差異。但此建議只適用於低危或中危前列腺癌患者,而高危患者仍須及時治療。
撰文:Yuuki@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圖片來源:Terelyuk@Shutterstock、Gerain0812@Shutterstock、Evgeny Atamanenko@Shutterstock、Wasan Tita@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前列腺癌 │ 英國研究:前列腺癌不必急著開刀治療,積極監察可免手術後遺症且死亡率低。
英國一項長達數十年的研究發現,罹患局限性前列腺癌,而未轉移至淋巴結患者,可以推遲或避免接受或會導致長期的副作用如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問題的根治性治療,轉而接受醫生「積極監察」病情。因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的患者死亡率都偏低,且並無太大差異。但此建議只適用於低危或中危前列腺癌患者,而高危患者仍須及時治療。團隊已將研究結果於11日發表在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將1,643名被診斷出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隨機分配為3組,分別為:
- 接受前列腺切除手術(553人)
- 放射及短期激素阻斷治療(545人)
- 積極監察(545人)
即定期測量患者血液中,特定會隨著前列腺癌的進展而升高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蛋白質的水平。
並向其進行11至21年隨訪(取中位數為平均約15年),定期瞭解患者病情變化,以評估他們的治療效果。
研究發現接受不同治療的患者死亡率相近
研究最終有98%,即1610名患者完成了隨訪。據風險分層分析表明,超過三分之一的參與者於診斷期間為中度或高風險患者。其中,有45名患者死於前列腺癌,包括:手術組12人(2.2%);放療組16人(2.9%);監察組17人(3.1%)。
全因死亡率則為21.7%,即有356名參與者因任何原因死亡,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或其他類型癌症,惟三組的死亡人數相似。其中的微小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生存率皆為97%。
而癌症轉移或擴散的,則分別有手術組26人(4.7%);放療組27人(5.0%);監測組51人(9.4%)。其中,分別有40名(7.2%)、 42名(7.7%)和69名(12.7%)患者開始了長期雄激素剝奪治療。
另有58名(10.5%)、 60名(11.0%)及141名(25.9%)患者發生體徵或症狀的疾病臨床進展。
在積極監察組中,約有330名(60%)患者經轉介接受放療或手術治療;而有24.4%,即133位患者則在隨訪結束時並未接受任何前列腺癌治療而存活下來。未有發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PSA level)、癌症分期等級及風險分層評分相關對於前列腺癌死亡率的影響的差異效應,亦未有接到關於併發症的通報。
專家認為患者應仔細權衡各種療法的益處和潛在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雖然根治性治療相比延遲接受治療的積極監察可使前列腺癌轉移、擴散或局部進展的發生率降低一半,但卻似乎並未影響前列腺癌的死亡風險,反而增加了早期根治性治療相關的副作用風險。建議臨床醫生先綜合權衡疾病進展風險,以及治療可能對患者泌尿系統、腸道、性功能方面可能造成的短期或長期影響,以避免過度治療。
研究主要作者、牛津大學外科和泌尿外科教授Freddie Hamdy博士強調:
此項建議僅適用處於低危風險或有利的中等風險之前列腺癌患者,而屬高危風險人士則仍須及時接受治療。
有沒參與研究的專家評論研究時指出,因研究始於十多年前,現今的「積極監測」可涉及比起研究之中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再額外的科技測試,如前列腺核磁力共振造影(MRI)掃描和基因檢測等,可比當時的技術更能在癌細胞惡化之際、擴散前及時發現並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