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益生菌|提到腸道健康,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益生菌。不過市面上的益生菌琳瑯滿目,到底哪一款才適合自己食用?倘若產品沒有清楚列明詳細成份,隨時令人誤食不適合的益生菌,損害身體健康!
編輯:YK@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消費者委員會、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消委會益生菌|食錯益生菌恐致反效果!15款清楚標示菌株種類,可安心食用
據世衞(WHO)對「益生菌」的定義,益生菌是一種在攝入適當數量後會對人體產生益處的微生物。其實人體的腸道裡住滿大量微生物,包括細菌,而當中有部份是有害菌。醫學實驗證實,如果腸道中的有害菌長期過多,就會增加有害物質的產生。一旦腸道菌叢失衡,亦可能引致免疫系統失衡、腸胃發炎等問題。而益生菌就正好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亦同時為身體提供維他命和短鏈脂肪酸等。
消委會在2024年1月發表報告,盤點了市面上40款益生菌,拆解不同產品的成份和功效。40款益生菌中,有6款及11款為女士或兒童專用,而另外23款則是普通款式。產品售價介乎99至788元,如按每日食用份量計算,平均需花費5.3至52.6元,相差近9倍。

僅15款列明菌株種類,1款只寫「綜合益生菌」
消委會檢視了40款益生菌樣本的包裝,結果發現幾乎全部樣本(37款)都未有同時列出產品的菌種、菌株及菌種份量,不符合國際的行業標籤指南。按照國際指南,含益生菌的膳食補充劑應清楚列明益生菌的特性和數量,幫助消費者選擇合適的產品。但指南的規定僅屬自願性,加上本港暫時未有相關法例規管,以致大部分產品都未有提供足夠的信息供消費者判斷。
40款益生菌中,僅有不足4成(15款)有標示其菌株種類,有助消費者按需要選擇。而另外25款中,有5款甚至未有透露其菌種名稱。消委會指,有產品完全沒有標示相關益生菌的資料,只聲稱是「本地大學研發綜合益生菌」。

15款有列明菌株種類的產品:
-
Blackmores 腸道益生菌300億 Probiotics+ Daily Health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7 Billion CFU、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c-37) 7 Billion CFU、Bifidobacterium lactis (BI-07) 7 Billion CFU、Bifidobacterium lactis (BL-04) 7 Billion CFU、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2 Billion CFU)
-
Life-space B420益生菌
(B. animalis ssp. lactis (B420)、L. gasseri Lg-36)
-
萬寧 Mannings 100億活性益生菌膠囊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鼠李糖亂桿菌GG ATCC53103)
-
Newdirran 舒腸益益生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W11)
-
Optibac Every Day EXTRA 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c-37″、Bifidobacterium lactis Bi-07、Bifidobacterium lactis BI-04)
-
PGut 專業抗敏配方 Professional Series Allergy Reliever Pro
(副乾酪乳桿菌GKS6、鼠李糖乳桿菌GG、雙叉雙歧桿菌GKB2)
-
Proven Probiotics 益生菌(合生原)25 Billion 高效成人配方30粒
(Bifdobacterium bifidum 比菲德氏菌 (CUL-20)、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雷特氏菌(CUL-34)、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嗜酸乳桿菌(CUL-60及CUL-21))
-
活得易 Reuteri 益生菌咀嚼片
(洛德因乳酸菌 DSM 17938 (L. reuteri DSM 17938))
-
AZO 私護寧 女性專用益生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LBV88 ‘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BV 96、Lactobacillus Gasser LBV 150N、Lactobacillus Jensenii LBV 116)
-
Jamieson 益生菌女士配方 Women’s Probiotic Complex 7 Billion Active Cell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DDS-1) (2.5 billion CFU)、Lactobacillus plantarum (UALp-05) (1.5 billion CFU)、Lactobacillus rhamnosus (UALr-18) (1.5 billion CFU)、 Bifidobacterium lactis (UABla-12) (1.0 billion CFU)、Lactobacillus gasseri (UALg-05) (0.5 billion CFU))
-
Biostime Children Probiotics with 2′-FL HMO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R0052、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R0033、Bifidobacterium bifidum R0071)
-
康萃樂 Culturelle 兒童益生菌咀嚼片
(Lactobacillus rharmnosus GG 5 billion cells per serving)
-
Life Nutrition 兒童強健益生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14、Bifidobacterium lactis BL04、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115、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C37、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Bifidobacterium longum BL05)
-
Life-space 嬰兒益生菌粉 6個月至3歲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HN00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actobacillus fermentum SBS-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lactis HNO19、Bifidobacterium lactis B1-04、Bifidobacterium longum BB536、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Bi-26、Lactobacillus reuteri 1E1、Bifidobacterium breve M-16V、Lactobacillus paracaseil Lpc-37)
-
Natural Factors BigFriends POWDER Multi-Probiotic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HA-111) 1.05 億株活菌、Bifdobacteriumbifdum (HA-132) 0.45 億株活菌、Bifdobacterium breve (HA-129)0.45億株活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 (HA-116)0.30 億株活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HA-122) 0.30億株活菌、Lactobacillus casei (HA-108) 0.30億株活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 (HA-179) 0.15 億株活菌)
除此之外,有17款產品向消費者表示可按個人需要或身體狀況進食適合自己的份量。但大部分消費者都並非專業人士,難以清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更沒法得知益生菌的最佳服用份量,以致益生菌的效果不如預期,甚至出現副作用。如市民遇上類似情況,應先諮詢醫生意見,不宜自行制定服用的份量。

嬰孩服用風險高,可致全身細菌感染
有11款益生菌產品表示專門供兒童服用,當中7款標示適用年齡為1歲或以上,2款標示6個月以上,更有1款指0歲幼兒都可服用。然而,嬰孩服食益生菌其實存在極大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在2023年發表警告,指一名曾服用一種益生菌配方的早產嬰兒,患上雙歧桿菌引起的敗血症而死亡。FDA警告,益生菌中含有的微生物會導致極早產或出生體重極低的嬰兒出現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等致命疾病風險。

初生嬰兒的腸胃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尚未發展成熟,應只飲用母乳或嬰兒奶粉,不建議添加任何嬰兒奶粉以外的食品,包括益生菌。母乳中已含有刺激腸胃道生長的腸胃道成長因子,可以保護腸胃道順利發展,無需額外再添加益生菌。消委會提醒,如嬰幼兒腸胃不適,應該盡早求醫,而非自行購買益生菌給嬰幼兒食用。
前立法會議員陳沛然醫生指,一般父母如果給兒童服用益生菌是為了解決非特定的「健康問題」,應留意益生菌的副作用,嚴重副作用可致全身受細菌或真菌感染、腸道缺血、免疫系統受過度刺激等。美國兒科學會指出,現時市面上未有受FDA監管的藥品級益生菌產品,益生菌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仍然存有矛盾,特別對高度脆弱人群的潛在傷害,現階段FDA尚未批准任何益生菌產品作為嬰兒藥物或生物製品。

益生菌風險不容忽視,部分人胃部或不適
消委會提醒市民,益生菌並非「愈多愈好」,市民服用時需因應個人健康狀況,考慮自己所需要的益生菌菌種和數量。
大部分人士服用益生菌後,都不會出現健康問題,但這並不代表可以隨便服食或無需考慮益生菌的份量。有海外研究指,部分人服用益生菌會引發過敏反應,例如輕微的胃部問題,包括胃部不適、脹氣、腹瀉或腹脹。
在極少數情況下,益生菌中的細菌或酵母菌可以進入血液並導致易感個體感染。益生菌感染風險最大的人主要是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的人、剛接受過手術的人或患有其他嚴重疾病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