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健康的尿液都是淡黃色或者是透明,視乎水份的攝取量多少。但你知道為甚麼尿液本來會是黃色嗎?而大量吃某些食物或攝取某些營養可以令尿液變色?
尿液會呈現黃色是因為尿液中含有尿膽素(Urobilin),它就是尿液的「黃色染料」,尿膽素是由血紅素的降解而產生的,血紅素首先會通過膽綠素降解為膽紅素。然後膽紅素會作為膽汁排出,繼而被大腸中存在的微生物降解為尿膽素原。在重新吸收到血液後,經氧化會再被腎臟排出,就使尿液呈現黃色。
一般正常的尿液都是黃色,其深淺程度就取決於人體攝取了多少水份,吸收水份多尿液就會被稀釋而變得透明。相反地假如水份攝取不足,尿液就會呈深黃色甚至蜜糖色,就表示體內水份不足,尿液中尿膽素比例較多而導致。
除黃色色系及透明,尿液還會有其他的顏色,反映著一些可能的身體狀況,或者受某些食物或藥物影響:
- 綠色:可能受綠膿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亦有可能是吃了過多蘆筍,或者服食過一些特別的藥物如異丙酚(Diprivan)引致尿色變綠。
- 粉紅至微紅:吃過大量紅菜頭、山渣、黑梅都會有機會造成尿液泛紅,也有機會是泌尿系統疾病如尿道感染、前列腺肥大、腎病等等。
- 橙色:橙色尿液可能表示肝臟或膽管有問題,攝取大量維他命 B、胡蘿蔔素亦有機會造成。
- 深褐色:吃大量的蠶豆或蘆薈都會有機會導致深褐色的尿液,或一些肝腎疾病和尿道感染都會使尿液變成深褐色。
Source by MayoClinic,HealthLine
想知道更多關於身體狀況的資訊
【由內到外】情緒確實會影響體溫,幸福感可令全身發熱。
【美容知識】美白成份是如何令皮膚變白?了解4大美白成份才能事半功倍。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