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刃】類固醇到底是敵是友?探討類固醇的成份及減低副作用的方法。

醫學新知

7,165

類固醇(Steroid),這三個字,有人敬而遠之,有人避之若浼,背後的原因,同樣是三個字:副作用。副作用,的確是用藥者用藥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大前提,是用藥者對類固醇,必須具備充分的認識。

舉例說,其中一種消炎止痛藥,稱為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看一看,連藥物的分類,也要強調自己不是一種類固醇,乍看之下,消炎藥,好像會跟類固醇扯上關係似的。

很多用藥者,往往會認為只有類固醇擁有消炎的功效,不知不覺,將「消炎」跟「類固醇」劃上等號。實際上,非類固醇消炎藥,在相當程度上,表示類固醇只是其中一種「消炎藥」,不是唯一一種「消炎藥」。在副作用上,誠然,類固醇,跟其他藥物一樣,像一把雙刃刀,是毒是藥,一念之差。 藥罐子在這裡,便跟大家一同揭開類固醇的神秘面紗,認識一下類固醇的真正面貌。

Photo from Google

類固醇是什麼?

首先,其實,類固醇本來是體內的一種荷爾蒙,負責調節身體各個部分的生理機能。這種類固醇,稱為皮質醇(Cortisol),屬於一種天然的荷爾蒙。皮質醇,在正常的情況下,透過腎上腺(Adrenal Gland)分泌,可以調節心血管的功能,提升血壓,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過敏、發炎反應,紓緩炎症,可以抗衡胰島素貯存葡萄糖的功能,還可以調節蛋白質、脂肪的新陳代謝,升高血糖。

  • 財富=健康丨有錢人中風死亡率較低?瑞典研究:富者比低收入者中風死亡率少三分之一

  • 其中一些情況,例如情緒緊張,會導致身體處於壓力的狀態。這時候,腎上腺會分泌大量的皮質醇,讓身體處於備戰狀態,啟動自我保護系統,稱為「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所以,在相當程度上,類固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Stress Hormone)。

    藥用的類固醇,簡單說,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荷爾蒙,在藥理上,其實,跟體內腎上腺所分泌的皮質醇,大同小異。

    第一種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可以追溯到1948年。當年,一名美國風濕病專家亨趣先生,每天給一些嚴重到不能走路的關節炎人士,注射類固醇。幾天後,這些人士竟然能夠開始站立、走路,從此,揭開了類固醇的新一頁。在藥理上,一般而言,類固醇,可以分為三大類:

    1. 糖化皮質類固醇(Glucocorticoids
    2. 礦物皮質類固醇(Mineralocorticoids
    3. 雄性素(Androgens

    類固醇的功能

    一般而言,常用的藥用類固醇,大多是糖化皮質類固醇,在治療上,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不管是自身的類固醇,還是藥用的類固醇,一般的功能,主要如下:

    一、免疫系統

    在炎症上,類固醇,主要有以下三種功效:

    1. 類固醇能夠穩定微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液的流出,達到消腫的效果。
    2. 類固醇能夠穩定炎性細胞(Inflammatory Cells)的細胞膜,減少組織胺(Histamine)的 釋放,同時抑制白血球的偽足運動(Pseudopodial Movement),減少白血球聚集,達到消炎的效果。
    3. 類固醇能夠干擾過敏物質的合成、儲存、釋放,達到抗敏的效果。

    一言而蔽之,類固醇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過敏、發炎反應,紓緩炎症,但是,同時會削弱體內的免疫力、抵抗力,從而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延長痊癒的時間。所以,外用類固醇,一般而言,不建議使用在傷口上,從而減少出現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

    二、內分泌系統

    在血糖上,類固醇能夠促進肝臟製造葡萄糖,升高血糖,同時促進脂肪細胞釋放脂肪酸,從而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能量的輸出。所以,罹患糖尿病的用藥者,一般建議,服藥期間,定期檢測血糖,控制血糖水平,從而減少出現高血糖的機會。

    在成長上,雖然類固醇能夠促進新陳代謝,乍看之下,好像能夠促進發育,但是,遺憾的是,類固醇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功能,反而會阻礙身體正常的成長,可能會出現長不大、長不高、長不壯的情況。所以,處於發育期的用藥者,一般建議,注意類固醇的藥性、劑量、療程,從而減少出現發育遲緩的機會。

    三、心血管系統

    在血壓上,類固醇,特別是礦物皮質類固醇,會讓血液裡的鈉,滯留在身體裡,因為「鈉跟著水走」,水分便會積累在體內,從而增加血壓。所以,罹患水腫的用藥者,一般建議,盡量選擇糖化皮質類固醇,減少水腫出現惡化的現象。

    在副作用上,一般而言,主要跟類固醇的藥性、劑量、療程,構成正比關係:藥性愈強,劑量愈高,療程愈長,副作用愈大,主要是皮膚變薄、微血管擴張、粉刺、多毛症、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骨質疏鬆、青光眼、白內障、生長遲滯、高血糖、高血脂等等。

    還有,因為類固醇會溶解脂肪組織,然後重新分佈在身體軀幹裡,所以,可能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青蛙肚這些症狀。這些副作用,歸納、綜合起來,稱為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 雖然,類固醇擁有很多讓人望而卻步的副作用,但是,凡事,有法有破。藥罐子在這裡會跟各位看倌分享一些服用類固醇的訣竅,從而減低出現相關副作用的風險。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減低類固醇使用風險  

    在使用上,一般而言,主要如下:

    • 第一,遵照醫生的指示服藥,不要自行停藥、調藥。
      • 特別是一些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用藥者,因為體內的類固醇,長期處於高水平的時候,身體便會自行進行調整,減少體內類固醇的分泌,不難想像,如果貿然停藥、減藥的話,會減少藥用類固醇的吸收,導致體內的類固醇,突然處於低水平的狀態,會讓身體一時不能適應,不能作出適時調整,便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ndrome),例如頭痛、發熱、噁心、嘔吐、疲倦、嗜睡、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症狀。
      • 一般建議,採取漸進式減藥,根據情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逐步減少劑量,讓身體能夠慢慢適應、調整。
      • 在減藥期間,如果出現戒斷症狀的話,建議盡快諮詢醫生的意見,看一看是否需要調校進度,延長療程。當然,如果只是短暫服用的話,例如23星期,一般而言,較少出現戒斷症狀的機會,所以,未必需要逐步減少劑量,可以依照病情的需要、醫生的指示,隨時停藥。
    • 第二,類固醇應該飽肚服用,從而減少出現腸胃不適的風險。
    • 第三,一般建議,類固醇應該早上服用,因為對於皮質醇而言,腎上腺在清晨2點至8點期間,分泌最高,在下午4點至午夜12點期間,分泌最低,在清晨服用的話,可以配合身體腎上腺分泌皮質醇的高峰,而且按時服藥,讓身體的類固醇濃度,可以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 第四,如果身體開始浮現相關副作用的時候,一般建議,盡快諮詢醫生、藥劑師、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看一看是否需要停藥、減藥,還是轉藥。記住,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用藥者自己能夠二十四小時全天候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所以,這件事,只有你自己才能夠做得到的。
    • 最後,相較其他藥物而言,雖然類固醇的副作用較多、較大、較廣。看一看,單是副作用,便足以命名為一種病症。但是,類固醇還是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的,只要遵循醫生的指示,正確服藥,不但安全,而且有效,還可以在旦暮之間,挽救垂危。

    總之,就算類固醇真的是洪水猛獸,類固醇一定只會是拯救人類的哥斯拉!

     

    原文取自於:小小藥罐子

    更多關於醫學的資訊:

    【小心提防】HPV疫苗不只是女性專利,男性也需要。

    Facebook專頁:小小藥罐子

    網頁: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Medical Inspire是一個集專業醫學、日常健康生活、醫護業界關鍵資訊於一身的新平台,由資深編輯團隊主理,搜羅每天最值得關注的醫學新知。現在開始正尋找有質素的專欄文章,若你有意成為MI專欄作家,請投稿至info@medicalinspire.com,附上個人簡介,文章會由MI編輯部潤飾、刊登,歡迎inbox或電郵給我們。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