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症 (Panic Disorder) 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根據統計,現時約有4%香港人受驚恐症所困擾,而第一次病發期通常會出現在青少年至30歲左右。驚恐症人士會無緣無故重覆經歷恐慌突襲,每次大約持續 10-30分鐘。驚恐症會對當事人造成很大困擾,影響他們的工作及生活規律。什麼是「恐慌突襲」? 什麼會令一個人無緣無故感到極度驚慌呢? 這種病能醫治嗎?
什麼是「恐慌突襲」?
要明白恐慌突襲 (Panic Attack),我們要先知道人體面對外界壓力時的生理反應。在正常的情況下,當人在遇到危險及壓力,身體會作出正常的生理反應如呼吸急速及心跳等。這些讓人於心理及生理上為危險及壓力所作出適當準備而起的, 這個心理機制名為「戰或逃」(fight-or-flight response)。
而恐慌突襲是當人在安全的情況及在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外來誘因下,突如其來出現這些緊張的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心冒汗、手震、心胸翳悶、肚痛及肚瀉、手腳痳痺、時冷時熱、頭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來得非常突然,通常在短短10分鐘內達到高峰點。
什麼因素形成驚恐症?
遺傳是重要的病因。在各種類型的焦慮症中,驚恐症及強迫症有較多遺傳的因素。超過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會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患有此病。至於環境因素,童年時傷痛的經歷,以及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都是有關的。
最近的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生理反應在不明的原因及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出現。於是患者會誤以為這些病徵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如心跳加速誤作為心臟病病徵、呼吸急速為窒息或誤以為自己情緒失控等,因此造成惡性循環,使緊張的情緒會不斷加劇及惡化。嚴重時因為呼吸急速以致使身體內的二氧化碳量含量太低,而造成其他病徵,例如手腳及嘴唇有麻痺及針拮的感覺、頭暈眼花、及頭痛。
如何治療驚恐症?
驚恐症非不治之症,只要通過適當的治療,病情就可加以控制,痊癒率大約為 7-8成。但如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病情會反覆及惡化。藥物及心理治療是有助於緩和病徵及減低病發的風險。同時患者的個性及對抗壓力的能力也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及病發機率。
患者可以如何自救?
首先,患者要對驚恐症的形成和成因有正確的認識,明白生理和心理的關係。
呼吸訓練:很多人因急速呼吸產生不適的感覺,例如頭暈、感到窒息。學習腹部呼吸,每日自己在寧靜環境中練習2次,每次5-10分鐘,熟習後在人多的街上練習,以備恐慌發作時運用,能善用開來。
態度轉變:減輕懼怕恐慌的感覺 (fear of fear),理解恐慌發作並非想像中的危險和可怕,純粹是身體的不適反應;恐懼產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自然反應,目的是當遇到真正危險時,人的會作出適當的生理反應作準備。這種生理反應是會有時限,不會長久不停止的。訓練自己以此來看,就不會因焦慮而隨之產生惡性循環。
患者可運用正面合理的自我對話以取代負面句子,假如「好恐怖呀!不得了」,要學習反駁這些不切實際的自我對話,如「我應對得來!」、「我以前試過但沒有真正恐懼的事發生。」、「我衹要冷靜就ok了!」正面句作自我催眠。
Source: 醫管局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