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病症】每50人就有1個曾患強迫症,但大家了解強迫症嗎?

專科資訊 - 精神及心理科

8,167

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大約每 50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曾經患上強迫症。男女的發病率相等。其實有很多兒童都有輕微的「強迫」行為,例如很仔細地擺放他們的玩具或避免踏在行人道的縫隙上,這些行為常常隨著他們長大而消失。成年的強迫症常常在青年時或廿歲出頭時開始,而病徵會隨時間而增減,但患者通常多年後才求助。

Photo from Google

強迫症的病癥可分為 3個主要的部分:

強迫思想
強迫思想是指一些不斷重複的思想。即使患者知道這些是多餘、不理性,但卻阻止不了這些思想的出現,並覺得非常厭惡。常見的強迫思想有反覆思索、懷疑和「儀式」,例如:不斷檢查煤氣、房門、電燈、或者不斷確定事物是否遵從絕對正確的程序或擺放在平衡或正確的位置。

有些患者會在腦海中不斷浮現一些纏繞的思想或影像,當中牽涉到性、自殺、傷人等等令人不悅、或擔心做出一些與性格完全不符的行為。即使患者沒有付之實行,但心理承受的強烈痛苦也算是強迫症。患者往往知道這些想法並不合理,但苦無辦法擺脫這些思想。

最初強迫思想的清晰度或真確性可能因人而異,但隨著病情更深,患者可能會因為這些思想變得愈來愈困擾,甚至無法應付日常的生活,並造成其他人的誤解。

  • 焦慮症|本地研究:近7%青少年患有焦慮症。一文教你分辨「焦慮症」與「一般情緒」

  • Photo from Google

    強迫行為
    患者會實行強迫行為的理由:
    一、純粹感到必須去做某些行為而進行這些「儀式」;
    二、希望減少強迫思想帶來的緊張;
    三、想像可以阻止一些不幸的事情發生而進行強迫行為。

    常見的強迫行為包括:逃避、檢查、蒐集、固定的程序(例如經常洗手、很慢和很小心地做事)、安慰(重複要求別人告訴你每件事都很妥當)和「糾正」強迫思想(例如透過數數、重重複複地說一個特別的字、離開房間前要接觸某件東西若干次,以「中和」、清除那些使你困擾或不快的思想或影像)。這樣做要用很多時間,以致患者很久才能外出或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甚至引起一些其他身體的問題(例如經常洗手會導致皮膚發炎)。

    伴隨的緊張情緒
    伴隨這些強迫思想和行為,強迫症患者通常亦會感到緊張、焦慮、害怕、內疚、厭惡或抑鬱。

    Photo from Google

    為何會患上強逼症?
    研究顯示強迫症的成因和心理、生理和生活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心理方面,有些人的性格極注意細節、有條理和有特別高的道德和責任標準,這些特質正常來說是有用的,但當變得極端時,便會變為強迫症。

    生理方面,強迫症可能是基因變異而遺傳,若果家族中數人患上此症,尤其是那些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就出現徵狀的患者。研究亦顯示患者腦內一種名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失去了平衡,而血清素的作用是調節緊張。一些腦部區域的發展問題,又或者細菌感染 (如A型鏈球菌感染) 都可能引起強迫症的徵狀。

    環境方面,3個個案中約有一個是由有壓力的事件引起病發。

    Photo from Google

    是否所有重複行為就等如強逼症?
    儘管有些人的行為也經常重複,但不是所有重複行為就是強迫行為,例如當你學習一樣新技能而重複練習,又或者一些宗教儀式,所以要判斷一個行為是否強迫行為,通常取決於它的形式及其合理性。

    我們有時會用「強迫」和「纏繞性」來形容一些賭錢、喝酒、整齊排列物品或運動過量的人。不過,這些行為是令人愉快的。強迫症患者從不覺得那些強迫行為令人愉快,相反是一些令人不快的負擔或要求。

    同樣,一般人有時都會有一些強迫的思想或行為,例如相信某些數字是「幸運數字」,做某些重要的事情前要做某些儀式,但通常都不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更多心理健康資訊:

    【身心健康】冥想的10個好處,既可減壓亦可降低血壓。

    【以愛扶持】如何幫助抑鬱症病人?釐清概念,為患者提供適當的支持。

    Source: 醫管局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