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果】維也納研究:首次發現人類糞便出現微塑膠,微塑膠禍害無處不在。

健康生活

1,245

塑膠污染問題持續,過往已有不少環保人士曾表示海洋生物會吸收微塑膠,繼而人類只會自食其果。然而,本周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第26屆歐洲腸胃病學聯合會年會上,來自維也納醫學大學和奧地利環保署的研究人員就發表研究,科學家首次在人類的糞便裏發現微型塑膠粒子,顯示人類的食物鏈內可能充斥著大量微塑膠。

Photo from Google

在該項先導小型研究中,科學家檢驗了8位來自歐洲、日本、俄羅斯參與者的糞便,結果發現所有樣本均有微塑膠。他們發現了9種不同的塑膠,大小介乎50至500微米,當中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與聚丙烯(PP)最為常見,前者普遍用作膠水樽生產;後者則被應用於家居電器和汽車生產。

而83%的自來水、德國啤酒和雨水都含有塑膠成分。同時,人類吃海鮮或者飲用塑膠水瓶的水,都有可能令微塑膠進入體內。微型塑膠的定義,是體積五毫米以下。專家們希望藉著這項研究計算我們每天吃喝中的微塑膠含量。在上述實驗中,平均每10克糞便找到20個微型塑膠粒子。可見微膠粒已遍及人類生活的各個細節,令人防不勝防。所以研究人員根據研究結果估計,全球逾一半人口的糞便可能含有微型膠粒。

Photo from Google

這是全球第一份這類研究。受測者按照平常飲食,並將所有入口食物記錄下來,然後在一周過後採樣。期間他們全都食用過塑膠包裝的食物和塑膠瓶裝飲料,因此可能吃下塑膠。他們全都不是素食者,其中6人受測期間吃過野生魚。

對此,研究團隊領導人維也納醫學大學的史瓦柏博士表示:「這是否有害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正計劃進行進一步調查。」再者,史瓦柏擔憂的是,塑膠微粒是否會「進入血液循環或淋巴系統,…甚至進入肝臟」。他指出,在對動物和魚類進行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損傷腸道和帶給肝臟壓力。不過,他們強調,必須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和調查,才可作出更準確的結論。

  • 治癌新希望|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Histotripsy 2.0」系統,助力中大無創治療肝癌!運抵香港90日,已成功為30名肝癌病患治療

  • Photo from Google

    就目前而言,美國和英國已實施禁止生產及銷售含微塑膠的產品,但只限於需沖洗性產品。而台灣、加拿大、澳洲政府,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包括比利時、瑞典和荷蘭)亦考慮立法。

    Sou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了解更多微塑膠的禍害:

    【健康背後】紐約州立大學:93%樽裝水含微塑膠,有機會引致精子數目下降。

    【自食惡果】全球9成食鹽含微塑膠,了解微塑膠的禍害。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