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下稱「基金會」)30日發表題為《以人為本 縱橫整合》的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香港醫療體系尚未能切合21世紀新時代的需要,要從根本解決現有問題,必須改革目前偏重於住院和急症護理的醫療制度。
同時林鄭就此也承認現時香港基層醫療發展方面「遲了30年,80年代尾,以為成立了醫管局就可以改變,雖然加強了對醫院的管理,但這樣對社區其實不好,造成資源及醫療體系失衡。」
該報告由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負責領導,他指出,建立完善的管治架構,是推進醫療改革的關鍵。香港急需解決資源錯配的問題,更有效回應市民的需要,尤其要在基層醫療和社區護理的發展,投放更多資源。
報告提出五項主要建議,包括:
- 公共醫療政策扭轉「治療為本」,實現「以人為本」,促進病患者自我照顧和強化社區支援網絡的措施;
- 加快擴展地區康健中心,推動跨界別合作;
- 加快基層醫療發展步伐,提升相關人力資源;
- 醫社資源共享、促進醫社合作;成立綜合護理督導委員會,改革醫護管治。
由於香港是目前全球最長壽地區,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1.7歲和87.7歲。基金會認為,人口老化可能帶來的慢性病需有效且可持續的醫療系統加以預防。因此,報告建議由「治療為本」轉型為「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推行促進病患者自我照顧和強化社區支援網絡的措施,鼓勵病患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同時也會加強社區的網絡聯繫,促進基層醫療醫生、專職醫療人員、社福界和非政府組織人員之間的跨界別合作;進一步促進基層醫療醫生與病人的夥伴關係,建立足夠和合適的醫護人手;若有適當的門診照護(包括基層醫療、社區護理等),公立醫院有近一半的入院個案是可避免的。
基金會研究員田詩蓓表示,希望政府可採納意見,抓緊機會發展現代化和創新的醫護系統。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研究發表會上,指「我們需要治療,但基層醫療才是未來」,預防性工作及管理長期病患是重點工作。她指團結香港基金提出的建議與政府現時的方向不謀而合,對於何時實行建議,她稱「馬上就會做」。
Source: 團結香港基金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