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麻醉可達致鎮靜、無意識、無記憶、無痛、靜止狀態,使手術能順利施行。麻醉手術至今也非常普遍,而且病人接受全身麻醉手術前都會先見麻醉科醫生,但仍有不少人對麻醉程序一知半解,例如:常聽聞全身麻醉過後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這是否真有其事?而本文將會為各位拆解5個有關麻醉的疑問。
全身麻醉很危險?
其實麻醉的風險不在麻醉藥物或麻醉方式,而在於病患自身的健康條件,直接涉及全身麻醉的死亡風險相對比較低。雖然全身麻醉可誘發隱性心臟病、肺炎等,但風險低於0.01%,並有一定死亡風險,約十萬分之一。所以手術前,麻醉科醫生會因應存在的風險而作出評估,從而施行合適麻醉方式以減輕風險。
而且在病人失去知覺期間,麻醉科醫生會時刻在左右,監測情況及控制麻醉藥的份量、補充體液或輸血。在手術完結時,麻醉科醫生會解除麻醉效力,讓病人離開手術室前或在恢復室確保甦醒。
麻醉過後一般會有什麼副作用?
當手術完成後,麻醉師會喚醒病人。 當病人從手術室或康復室慢慢醒來,可能會感到昏昏沉沉,其中常見的副作用有:
- 噁心和嘔吐
- 喉嚨痛
- 暈眩、視線模糊
- 頭痛
- 痕癢
- 疼痛和背痛
- 注射藥物時感到痛楚
- 短暫意識錯亂或失憶
以上副作用因人而異,一般很快就會消失。
全身麻醉會令記憶力下降?
在正常的情況下,若麻醉過程順利,病者心智能力與手術前應毫無分別。但假若手術過程中血壓異常低,兼出現嚴重失血或血含氧量不足的情況,便有可能引致健忘或心智能力下降。但這情況十分罕見。事實上隨着藥物發展,新一代的麻醉藥逗留身體的時間已縮短,病人在術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麻醉藥已可排走,藥物對病患的影響也大減。
為何麻醉前要禁食?
除了緊急手術,接受一般手術之前都要禁食,好讓胃部有足夠的時間將食物消化,排空。如果在麻醉時胃部仍有食物或液體,在麻醉過程中可能會經由食道逆流到口腔再嗆入氣管中,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此外,外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會在手術前與病人商討正服用的藥物問題,如一般血壓、心臟藥可照常服食,但糖尿藥在手術當日禁食後便要停服,至於薄血藥便要與病人商討停服數天。
有些人接受麻醉藥後仍會保持清醒?
麻醉覺醒是一種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時罕見發生的狀況,此時病人能回憶起周遭發生的事物甚至是開刀時的疼痛。某些高危險的外科手術,如:外傷、心臟手術和緊急的剖腹生產或是病人的生命徵象不穩定的情況下,深度麻醉對病人來說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在這些嚴重或緊急的情況下,麻醉覺醒也許沒有辦法完全的避免。
即使最近20年來,麻醉的安全已經有顯著的進步,病人對相似的麻醉方式或麻醉深度的反應還是存在差異。有時候,某些藥物作用可能會掩蓋某些麻醉專業人員利用來幫助監視麻醉深度的重要臨床徵象。在其他罕見的例子中,儀器的故障或人為的疏失,可能會引起非預期中的麻醉覺醒。
麻醉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護病人的生命同時讓病人儘可能的舒適,這也是為什麼在手術中要有經麻醉訓練的專業人員參與。麻醉照護團隊將依賴臨床經驗、訓練和判斷,加上各種監視儀器,保護病患安全的完成手術。而且現時可以採用腦電雙頻指數(Bispectral Index, BIS)儀器監察病人的清醒度,確保他們在進行全身麻醉中沒有意識。
Source: WebMD Mayo Clinic 醫管局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