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很多時都會有這種經驗,當你在看相片的時候就會發現,為什麼自己的樣貌跟平日照鏡看來有點不太一樣呢?到底是相機的問題,還是鏡子的問題呢?其實這個問題可從四個角度解釋,而下文將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單純曝光效應
從科學解釋,這現象是與「單純曝光效應(mere-exposure)」有關。1968 年由心理學家 Robert Zajonc 提出的社會心理學概念,指出:「某物如果出現的次數越頻繁,就會刺激人們對於那個物品的喜好。」
因為我們最常從鏡中看到自己,所以我們就會以為自己長那樣。根據重複曝光效應,當相機捕捉到你臉部些微不對稱時,你會覺得自己看起來很沒魅力,甚至陌生。換句話說,你習慣鏡中的自己與現實生活左右相反的影像,一旦你自拍時,照片會左右翻轉變回現實影像,你就會非常不習慣看到那樣不對稱的自己。
透過鏡子看到的樣子其實是「左右相反」的,我們對自己的樣貌認識都是透過鏡子,所以對自己的印象也是左右相反的自己,這也是為什麼透過相機拍下的自己會跟想像有出入,因為照片中的我們跟真實的自己是左右一致,但偏偏我們習慣的是相反容貌,才會在看到照片的當下產生違和感。
二、自身的偏見影響
200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們眼中的自己比實際上的自己美多了。實驗當中,研究人員調整了受試者的照片,把他們和別人的照片融合,讓他們看起來更有魅力、或更沒有魅力。
以上圖來看,中間照片(Actual)為受測者實際長相,越往右邊,是與他人融合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魅力的影像;越往左邊則相反。受試者很快的就選了看起來更有魅力的照片,認為那是他們認為自己本身的樣子。
也就是說, 他們覺得自己相貌出眾,但實情並非如此。所以除了重複曝光外,你的那些臉部照片與你預期的自己根本不符合。
三、凍臉效應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系的Robert等人將同一錄像中人物的自然截圖和錄像本身作為材料分別呈現給參與者,並令所有參與者評價哪一種材料中的人更有吸引力。 結論是:動態下的人臉比靜態的人臉更有吸引力—無論是群體錄像,還是個人錄像,甚至在圖片翻轉的情況下都是如此。這就是凍臉效應,這個效應也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很多人不上鏡。
因為我們的大腦更擅長處理動態圖像,有研究者就認為大腦對動態圖片的加工優勢是進化的選擇。反觀相機被發明出來不過兩百餘年,而人類進化了幾千萬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眼睛都用於捕捉動態畫面,而短短兩百年不足以讓我們習慣並擅長處理靜態圖片。對此神經學上也有研究支持了該結果。下圖中,是對相同表情動態和靜態狀態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掃描結果,可以看到在呈現同一表情動態人臉的情況下,被試的大腦激活區域更多一些。
四、記憶美化
日本Keio University的研究員設計了一個有意思的實驗,他們給大學之中同一個班級並且彼此熟悉的學生拍照,然後修一下圖,放大或者縮小眼睛和嘴巴,再讓本人以及其他同學選擇出與真人最像的一張,結果發現本人選出來的照片和其他同學選出的照片差異很大。大多數本人選擇了更漂亮的照片,而其同學的選擇則更符合真實。這結果在增加男性參與者後依然沒有改變,有意思的是實驗員還加入了一張鏡像臉的照片,不過結論依舊,人們還是認為美化過的照片是自己真實的模樣。
總之,不是鏡子裡的臉好看,而是我們記憶中自己的臉好看。這個結果是不是與人類虛榮的天性有關係?不過這個實驗似乎暗示著我們,大腦對自己面部記憶的處理的方式可能與對其他人面部記憶的處理方式不同。存在著自我面孔識別優勢效應,也就是說我們更喜歡看自己的臉。
Sour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Front Psychol. Iperceptio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