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神經刺激為中風提供新治療法,減低患者日後殘疾程度。

專科資訊 - 心臟科

1,630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神經刺激療法可以幫助最常見的中風(stroke)患者在發病後24小時內增加血流。

該研究包括了1000名患者,該技術被稱為主動神經細胞簇刺激(active nerve cell cluster stimulation),幫助患有急性皮質缺血性中風(acute cortical ischemic stroke)的病人降低3個月後的殘疾程度。

UCLA綜合中風中心主任Jeffrey Saver博士是該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該研究在18個國家的73個醫療中心進行。

該研究發表於The Lancet雜誌上。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新方法與目前批准的兩種通過溶解或去除凝塊打開阻塞動脈的急性中風療法不同,那是對 蝶腭神經結 (sphenopalatine ganglion) 施加電流刺激,通過擴張未損傷的動脈血流量,並繞過阻塞來增加大腦中的血流量,以治療受威脅的大腦區域。

  • 焦慮症|本地研究:近7%青少年患有焦慮症。一文教你分辨「焦慮症」與「一般情緒」

  • 科學家們發現神經細胞簇刺激不僅可以增加血流量,還可以保留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從而防止腦腫脹(brain swelling)。它還改善了神經元補償創傷及形成新聯繫的能力。

    在520名患有嚴重缺陷,並確認大腦皮層損傷的人群的研究中,40%沒有刺激的人有良好的結果,而那些有刺激的人則有50%。儘管這些結果僅有統計學意義,但當數據與早期類似試驗的結果併合時,累積統計數據表明,在皮質急性缺血性中風發病後8至24小時內,可作有效治療。

    該治療使用一個小的神經刺激器電極(neurostimulator electrode ),通過口腔頂部暫時植入(植入物僅需要局部麻醉)。在研究期間,電極連續5天,每天4小時主動刺激神經細胞簇。

    一般治療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即溶栓藥物(clot-dissolving medications)阿替普酶(alteplase),於1996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使用。這種藥物也被稱為tPA,病人需在發病後盡快服用,可以暢通阻塞的動脈,恢復血流量,並防止中風帶來的傷害。然而,壞處是如果治療延遲超過3小時,其有效性會降低,而且該藥並不適用於所有患者。

    最近,FDA批准了使用凝塊取回裝置(clot-retrieval devices)穿過動脈,以清除堵塞物。這些裝置可單獨使用或與tPA聯合使用,延長一些患者中風後的治療時間至24小時。愈早治療當然愈有效,但這些設備需要專業知識,未能提供在醫療中心以外地方使用。

    Saver博士指出:「中風仍然是美國以至全世界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必須開發新的有效治療方法,以補充現有療法。」

    Saver博士說,該試驗發現,新的刺激治療對於那些不能使用合凝塊溶解藥物的病人來說,是安全有效的。未來的研究將確定新療法與溶栓藥物和clot-retrieval devices一起使用時的有效性。

    Source: The Lancet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