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惡勞】為何我們會害怕走出舒適圈?安逸穩定的模式只會令大腦關閉。

健康生活

4,741

所謂的「舒適圈」是一種行為狀態,說明人在沒有焦慮的環境之中,只需要運用有限的技巧就可以交出穩定的表現,可以不用擔心任何風險,已經建立起舒適圈的人,會傾向留在圈內,而不是踏到圈外。比如我們都喜歡做自己已經熟識的事情、和熟悉的朋友互動,一旦跳出自己熟悉的領域,無法預測環境會有什麼改變,就會出現壓力與焦慮。

Photo from Google

所以有些人認為如果能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待一輩子也沒有什麼不對,許多人甚至視之為幸運。但是太過依賴舒適圈有可能會讓人失去競爭力,一項耶魯研究發現,在舒適圈太久的話,大腦的學習區域也可能會關閉運作。

舒適圈對我們的大腦有何影響?
耶魯大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 Daeyeol Lee 進行一系列猴子實驗,測量猴子在執行目標時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猴子大腦出現明確的運作模式,即如果猴子可以預測目標的回報頻率,那麼與學習相關的大腦區域基本上就會關閉,額葉皮層區域的活動顯著減少,當猴子無法猜測會發生什麼事時,他們的學習中心就會打開。

Photo from Google

具體運作是這樣,科學家讓猴子按一些按鈕,按下這些按鈕會得到果汁當作獎勵,有時候這些按鈕的獎勵頻率與果汁量是固定的,但有時候科學家會故意調換按鈕的獎勵頻率和果汁量,來增加環境不確定性,他們發現當模式固定時,猴子大腦中掌管學習的額葉皮質活動大大減少,反之不確定性出現時則增加。

科學家表示,人們的大腦在生活中經常處於類似的運作狀態,取決於環境的穩定性,例如當你知道日本的火車將在預定時間的 30 秒內到達時,通常大腦不需要學習,但是如果在紐約較為混亂的地鐵中,可能有更迫切的理由去了解潛在延誤的原因。

  • 消委會嬰幼兒小食|消委會實測37款嬰幼兒小食,逾3成「高糖」!父母必知,子女食得健康3大零食貼士!

  • 在生活的許多領域,包括專業領域,我們都希望不斷改進和學習,科學家說,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避免陷入舒適區,轉向挑戰不可預測,看上去難度較高的途徑。 Daeyeol Lee 表示,這項研究最重要的見解是大腦的功能以及學習的本質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環境的穩定性進行調整。當你進入一個更加新奇和不穩定的環境時,可能會增強大腦吸收更多資訊的能力。

    Photo from Google

    耶魯神經科學教授Dorys McConnell Duberg和Daeyeol Lee對此結果表示:「我們只有處於不確定下才會學習,這是件好事。」Daeyeol表示,這表示在學習與學習之間的休息也很重要。「如果大腦一直在學習,只要我們覺得會失敗,就會放棄,沒辦法持續努力。所以很多時候學習都是一把雙面刃,例如學高爾夫球時,我們會不斷透過失敗學習,嘗試揮出好桿,但一旦我們的揮桿完美了,好習慣根深蒂固了,學習新東西只會妨礙表現。」

    簡單而言,一旦你學會了在一個既定環境拿出最佳表現的方式,學習新技巧或新方法就失去意義。若你發現了上班的最快路徑,就不太會有意願冒著塞車的風險繞路。

    Photo from Google

    我們可以如何保持大腦活躍?
    當然訓練大腦不是非得要換工作才行,畢竟每個人對工作的定義與期待不只是訓練大腦這麼單純,科學家建議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建立多樣性、不確定性和新鮮感。
    譬如出外旅遊就是一種開創大腦學習力的作法,如果沒辦法老是旅行,也可以改變日常生活,即使是新的午餐地點或下午活動,也可以讓大腦進入學習模式,幫助掌握新技能或以新的眼光看待舊觀念。另外一種方式是開始一個新計畫,可能會失敗,但也可以保證學到一些東西。或是尋找奇怪的新想法,和意見相左的人交談,這既可以培養同理心,也是一種學習助推器。

    Source: Neuro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