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喜訊】中大研究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 報告已刊登於《糖尿病學》

醫療頭條

246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發現一種DNA特性可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的情況。新發現反映DNA端粒長度可作為生物標記,用於識別具有末期腎衰竭和腎功能急速衰退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進行個人化和較高強度的治療,該項研究更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研究影響基金及其他資助支持。

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聯同悉尼大學和西悉尼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一種DNA特性可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的情況。該研究共分析了4,08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DNA數據,研究人員從患者白血球中提取DNA,量度他們於加入研究時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結果發現564名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他們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相比沒有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較短。

詳細結果 圖片來源:中大醫學院

該研究又指,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每縮短一個單位,出現末期腎衰竭的風險則增加20%。於加入研究時,「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較短的患者,他們的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腎小球過濾率)以每年超過4%的速度急速下跌,反映其腎功能於10年間喪失了40%。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學術)馬青雲教授表示:「除了傳統的風險因素外,我們的新發現反映DNA端粒長度可作為生物標記,用於識別具有末期腎衰竭和腎功能急速衰退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進行個人化和較高強度的治療。早期干預和治療有助減慢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速度,並可避免情況惡化為末期腎衰竭。」

該項研究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研究影響基金及其他資助支持,已於醫學期刊《糖尿病學》(Diabetologia)上發表。

  • 治癌新希望|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Histotripsy 2.0」系統,助力中大無創治療肝癌!運抵香港90日,已成功為30名肝癌病患治療

  •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是導致末期腎衰竭的主要原因。這種併發症在亞洲人當中非常普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尋找有效的生物標記,希望能夠及早找出具較高風險併發末期腎衰竭或腎功能急速衰退的2型糖尿病患者,並於早期作出干預。

    資料來源:中大醫學院,Diabetologia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