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技術│疫苗大進化、擁有「自我傳播」能力?專家:或有可能防止下一次大流行

醫療頭條

193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除了人傳人,亦可經由野生動物跨物種感染人類,雖然接種疫苗有助預防散播,但只能逐個安排患者打針,效率欠佳;但假如有一種疫苗能自我傳播,接種後可以像傳播病原體一樣,在宿主體內複製抗病能力再傳播,甚至有機會在疫症爆發前先行阻截動物傳人,又會否是醫學上的突破?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就報道,科學家目前正研發針對伊波拉病毒、牛結核病及拉沙熱(Lassa fever)的自我傳播疫苗(self-spreading vaccine),惟當中卻引起不少爭議。

疫苗大進化、擁有「自我傳播」能力?

自1980年代起,科學家已開始研究,將基因改造病毒從一種動物傳播到另一種動物身上,從而賦予受感染者對疾病的免疫力。1999年,時任西班牙動物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的獸醫José Manuel Sánchez-Vizcaíno曾帶領團隊前往西班牙島嶼Illa de l’Aire,並在野兔身上測試一種針對兔出血性疾病(RHD)和黏液瘤病(Myxomatosis)的自我傳播疫苗;兩種病已在當時的中國和歐洲的家兔、野兔種群中肆虐逾10年,並不會感染人類。

Sánchez-Vizcaíno及研究團隊自兔出血性疾病病毒中取得基因,再將其置入一個輕度黏液瘤病的基因組中,最終得出一款可同時預防兩種病的混合病毒疫苗。Sánchez-Vizcaíno估計,由於疫苗與最初的黏液瘤病毒足夠相似,所以經過基因改造的病毒仍能在野兔中傳播。研究小組在島上147隻兔的脖子植入晶片,為其中約一半兔子注射疫苗,再悉數放出。往後32日,有或無接種疫苗的兔子均正常生活。到研究人員再次捕捉那些當初未接種疫苗的兔子時,他們發現當中56%兔子已帶有兩種病毒的抗體,反映研究團隊的疫苗,成功從接種動物身上傳播給未接種過的動物。

Sánchez-Vizcaíno當年的實驗,成功為自我傳播疫苗定奠定基礎,但目前為止,該實驗仍是唯一一次。2000年,研究團隊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申請批准疫苗實際使用時,局方基於疫苗安全評估的技術問題,要求團隊析出黏液瘤病毒基因組,但當時在團隊下工作的博士生Juan Bárcena指,資助研究的機構未有為團隊提供進一步支援,整場實驗就此落幕。Sánchez-Vizcaíno推斷,製藥公司對投資研發這種會減少自身利潤的技術不感興趣。

後來到2016年,相關技術再次獲得新資金支持。報道指,如今已有幾個研究團隊展開用於動物的自我傳播疫苗研究。這些新疫苗研究均採用重組病毒的方式,即研究人員先從目標微生物中,找出一種接種後可觸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作為抗原,然後選擇另一種病毒來加入疫苗,並在往後傳播。除了伊波拉病毒、牛結核病及拉沙熱(Lassa fever),研究人員目前亦正研發狂犬病、西尼羅河病毒、萊姆病(Lyme disease)及鼠疫等人畜共通傳染病的自我傳播疫苗。

  • 許金山案重審案|許金山案迎最終章,陪審團一致裁定謀殺罪成,法官指許金山一行為成關鍵。

  • 專家:或有可能防止下一次大流行

    自我傳播疫苗的倡議者指,這類疫苗可以在人畜共患疾病發生前,先破壞傳染病在動物之間的傳播,從而徹底改變公共衛生現狀,甚至有可能防止下一次大流行。不過,這雖然似乎好處甚多,但現階段人們對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播,以及病毒進化所知甚少,不少專家警告當中風險。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野生動物健康和病理學副教授Andrew Peters說:「我們對野生動物傳染病的理解仍過於粗淺,無法預測這些干預措施帶來的結果。」

    倫敦國王學院科學與國際安全高級講師Filippa Lentzos表示,病毒基因不穩定,容易頻繁突變,發放自我傳播的疫苗病毒,有可能使其進化變成跨物種傳播,或在野生及家畜種群甚至人類中引起其他未知後果。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生物安全研究員Jonas Sandbrink則擔心:「將一些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及自我傳播的東西放到大自然,你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即使你只打算從動物種群中開始,部分遺傳因子也可能回到人類身上。」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