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專訪|疫下減少大量社交活動,林震醫生教你「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精神科(醫生博客)

653

MI專訪|本港第五波疫情肆虐,當局為達「動態清零」目標而實行嚴厲防疫措施,不少市民因此需隔離或限制社交,期間卻不幸衍生許多令人心酸及無奈的事件,例如:有長者因恐懼隔離而撒手人寰、有人在隔離營中失控,背後反映出港人飽受情緒困擾。

編輯:貓毛@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圖片來源:freepik

MI專訪|疫下減少大量社交活動,林震醫生分析疫下應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Medical Inspire今次專訪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分析長期活動受限、隔離下應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助人自助。

Q1:香港疫情肆虐,因有心理問題求診的病人有否增加?

新冠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以往理所當然的生活一去不返。在家工作、家居隔離、限聚令、網上授課…… 這一切改變來得很突然。第五波疫情引發最大的心理問題當然是情緒病,本地和外國研究指出新冠疫情最容易引發情緒問題,當中包括焦慮症 (Anxiety) 和抑鬱症 (Depression)。很多焦慮症患者也出現復發的跡象,例如恐懼症患者可能懼怕到人多擠迫的地方,強迫症患者可能懼怕新冠病毒,覺得物件不乾淨而不停洗手,經常焦慮症患者在第五波疫情對任何事都變得非理性地敏感,無緣無故也可以虛驚一場。

MI專訪

  • 醫思直說丨從《白日之下》看真正的「老有所依」、林震醫生帶你了解老友記的「平安三寶」

  • 同樣地,疫情令到很多食肆停業和處所關閉、公司裁員,香港經濟也出現短暫的蕭條,另一方面,第五波確診人數也突破一百萬人,這一切引發的失業潮和親人離世都讓很多市民產生抑鬱的徵狀,輕則患上失眠 (Insomnia) 或適應障礙 (Adjustment Disorder),嚴重則患上抑鬱症 (Depression)。隨着本港第五波疫情,引起大量病人確診,文獻指出長遠而言,部份康復患者也有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 (PTSD)。

    Q2:如果市民長期缺乏社交活動,會對他們的情緒狀態有甚麼影響?

    限聚令、社交距離和強制隔離等措施,讓市民減少了社交活動。對某些人來說,社交活動就像食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份。市民的情緒狀態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社交距離可以導致孤立無助感覺、加劇情緒問題和破壞人際關係,對一些本身有情緒病的患者,他們的徵狀也會出現惡化。

    心理健康

    最常見的情緒現象包括孤立、苦悶和孤獨的感覺,嚴重的可能會產生抑鬱、焦慮、恐慌和徬徨無助。在強制家居隔離的情況下,又可能引發家庭糾紛,夫妻不和,甚至家庭暴力。對於一些全職工作的母親,她們也出現角色衝突,一邊是在家工作,另一邊又要照顧家中的小孩,令她們感覺非常徬徨。

    Q3:近來新聞上報道過,部分隔離人士曾經在隔離營中崩潰大叫,部分人士更在營中搗亂,為甚麼會這樣?

    首先需要入住隔離營的人士,大部份都是情緒平靜的,在隔離營中情緒出現崩潰或搗亂的現象,其實只是屬於個別少數。嚴格來說,這些個別例子未必真的患有精神病,這可能是由於他們對隔離營的措施或安排感到不滿,而產生憤怒情緒,並做出一些對抗性行為。另一方面,其他循規蹈矩的隔離人士,由於突然要與家人被分隔開,他們也會感到沮喪、煩躁不安和無所適從。對於本身患有焦慮症的病人,尤其是幽閉恐懼症患者,當他們需要獨自一人住在隔離營的時候,他們的焦慮情緒可能處於極高水平,當達到臨界點的時候,也可以出現失控的情況。

    Q4:隔離營內如果沒有足夠個人空間,會對隔離人士的情緒有甚麼心理影響?

    隔離人士當入住隔離營後沒有機會和他人面對面接觸,他們食住都是同一地方,逗留的時間越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越大。如果隔離營沒有足夠個人空間,睡眠習慣、日常生活和規律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研究指出隔離時如果個人空間不足,可以出現的心理影響包括:焦慮、抑鬱、絕望、憤怒、驚恐、對聲音敏感、多疑、幻覺或自殘念頭等等。

    Q5:如果有家人需要被長期隔離,甚麼跡象可以觀察到他們需要情緒上的支援?

    如果家人出現以下病徵,可能是需要情緒支援的警號,例如對平日的活動失去興趣、感覺苦悶、自我照顧能力下降、胃口差、食欲不振、失眠、萌生自殘念頭等。

    Q6:有甚麼做法對於安撫他人情緒最有幫助?

    情緒問題通常是由一些事件所引發,因此找親朋好友聊天,或找自己信任的人談論自己的擔憂,把心中的苦水訴說出來,排解心中的不滿,心情就能很快平靜下來,這樣也能減少在隔離期間的孤獨感或無助感。當然找專業的輔導員傾談,效果會更加理想。換言之,我們應該主動關愛身邊的家人和朋友,給予慰問及鼓勵,這些無形的支持,也能化解他人的恐懼,因為無論問題是什麼,答案都是愛。對情緒受困擾的人可多發放一些正面鼓勵性訊息,以助他們對抗疫情。

    `

    很多時候眼前的問題未必如想像中的那麼嚴重,只是個人的思維轉了牛角尖,因此要引導受情緒困擾的人,區分理性和非理性,只要思維由非理性轉為理性,眼前的問題也會變得簡單和易控。同時也要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當前的問題,畢竟方法總比問題多。提點受情緒困擾的人做一些放鬆身體練習,例如深呼吸、冥想、伸展、祈禱或做一些快樂的事情,以上這些活動也能幫助安撫情緒。

     Q7:室內運動在隔離或限制社交時有沒有幫助?

    在這次第五波疫情,健身室和運動場館全部關閉,很多熱愛運動的市民也要被迫久坐家中,要知道運動對我們的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研究指出運動對健康能產生積極的影響,運動是宣洩情緒的最好方法,運動也證明能減少焦慮情緒,此外它也能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恆常的運動也能幫助睡眠、釋放壓力,令身心感到放鬆。運動過程也能釋放體內的傳遞物質安多芬 (Endorphin),這樣亦能舒緩心煩意燥。記緊做運動要持之以恆、寧短勿缺。

    心理健康

    Q8:如果無需要長期隔離或限制社交,我們應該如何盡量保持精神上的健康?

    長期隔離或限制社交對我們的身心靈有着巨大影響,因此在疫情期間我們應該鼓勵的是要保持「身體距離」(Physical Distancing) 而不是「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 。換言之,限聚令和強制隔離等措施,雖然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但由於現今科技先進,我們是可以通過科技保持聯繫,例如短信、視像通訊和社交媒體,將大家的社交活動緊扣在一起,即使我們暫時未能與親朋摯友共聚,但仍可以利用通訊軟件與他們聯繫、互相陪伴,從而保持精神健康。在疫情期間,也可觀看網上視頻、參與網上講座、網上活動或網上互動工作坊,從而獲得心靈上的支持。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我們的想法能夠影響情緒,很可惜我們的想法同時也不斷受外界的環境所影響,因此在疫情期間,如果想保持精神上的健康,我們要排除負面信息的輸入,要減少閱讀大量報章或社交媒體的資訊,因為如果看了一些未被確認的資料而產生負面思想,這樣就能引發情緒不安。

    心理健康

    如果想保持精神健康,首先要清楚知道現在自己的情緒是什麼,例如平靜、愉快、抑鬱、焦慮或浮躁,只要能確認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也會減少。當大家心亂如麻的時候,大家可以停下來然後深呼吸一分鐘,這種簡單的呼吸練習能迅速讓心情平靜下來。

    我們可選擇在家中看書、看電視節目、聽音樂、冥想、祈禱或寫日記,從而幫助緩解與孤立相關的壓力,通過閱讀書籍也讓我們培養新的興趣、學習新的知識或定立新的目標。保持健康的習慣、均衡飲食、作息有序、有足夠的睡眠,這樣也可以促進更好的精神健康。

    Q9:被限制社交的老人家會否比其他年紀的人,更容易有情緒問題?

    與其他發展國家一樣,香港也開始出現人口老化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長者的身體狀況和精神健康。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香港長者社交孤立風險甚高,這不單損害長者身心健康,增加患病風險,還會加重醫療服務的壓力。

    香港很多長者本身是患有長期病患,有些長者可能行動不便很少離開住所,也有些需要長期臥床,亦有部份長者是獨居老人。另一方面,隨着年齡增長,長者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也大大提升,以上提及的長者都是高危群族。

    心理健康

    疫情爆發之前,很多家人或義工朋友都能做一些探訪或家居支持,很可惜第五波疫情爆發之後,由於確診人數太多,家庭聚會和義工服務也一一叫停,再加上長者減少外出或需要家居隔離,這樣很多老人家就被孤立而忽略了照顧。此外智能電話或視像通訊未能於年紀較大的長者間普及,或許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令長者於疫情期間減少和親友接觸、加劇社交孤立。

    和其他市民一樣,被限制社交的老人家也能出現類似的情緒問題,例如感覺孤單、苦悶、孤獨、抑鬱、焦慮、恐懼和無助的情況。社交孤立的長者會增加患上抑鬱症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研究亦指出老人家萌生自殺的念頭也有上升趨勢,因此家人、社福界或志願機構在這非常時期,應該對長者提供更多的關注和照顧。

    Q10:社交限制措施解封後,會否有其他心理/行為上的後遺症?

    外國的研究表示新冠疫情導致的焦慮可分為三種類型:

    1. 因害怕疾病而產生的焦慮

    2. 封鎖措施和社交距離引發的焦慮

    3. 解封後恢復正常生活的焦慮

    由於很多西方國家都經歷封城,因此他們有很多研究關於「解封後所帶來的焦慮」 (Post-lockdown Anxiety)。從解封到恢復正常生活,這個過程本身就讓人感到焦慮,由於部份市民已經適應了在家工作、網上授課或家居隔離,並過着更簡單的生活,因此突然要變回過往的生活,市民便會感到焦慮不安和無所適從,除了抗疫疲勞,市民也可能有說不出的無奈,擔心在下一波疫情又要從正常生活變回在家工作和網上授課,最後恐懼產生更多的恐懼,形成一個沒完沒了的恐懼惡性循環。

    心理健康

    要知道「變化」本身也可能引發恐懼和徬徨無助,在疫情仍未達致清零的情況下,要離開相對安全的家居環境,並打破已融入「新常態」的日常生活,這樣為市民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換句話說,一些受社交限制措施影響的人,他們心理上的後遺症可能就是害怕轉變。恐懼重返工作、學校或其他外部活動,其背後原因除了源於懼怕感染新冠病毒之外,還可能懼怕變化。

    心理健康

    希臘哲學家Heraclitus曾經說過:「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變化是人生中唯一不變的東西!」改變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因此需要一些時間來重新適應是很正常。既然改變是必然的,我們可以選擇從改變心靈層面開始,外在環境只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我們可以從惶惶不安,轉換成期望新事物或新景象的出現。心隨境轉是一種被動的方式去面對無常,相反境隨心轉就是用積極的心態面對變化。由於世事無常,所以我們更應學識活在當下,感恩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

     

    林震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 (HKU)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FHKCPsych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精神科) FHKAM (Psychiatry)
    香港中文大學臨牀老人學理學碩士 MSc in Clinical Gerontology (CUHK)
    澳洲蒙納殊大學家庭醫學碩士 MFM (Monash)
    澳洲蒙納殊大學兒童心理治療學文憑 Grad. Dip. Child P.S. (Monash)
    悉尼大學兒科文憑 DCH (Sydney)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深造文憑 PDipCAH (HKU)
    香港中文大學婦女健康學士後文憑 PDipWHS (CUHK)
    愛爾蘭皇家內外科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文憑 DCPsych RCP&S (Irel)

    林震
    林震醫生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