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仔食用安全丨2種情況下薯仔不宜食用!烹調或保存錯誤、易生致癌物質!即睇薯仔存放4大禁忌

健康生活

1,094

薯仔食用安全丨2種情況下薯仔不宜食用!烹調或保存錯誤、易生致癌物質!薯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維他命B1和鉀,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其熱量又低於其他穀類食物,吃後有飽腹感之餘,亦有助體重控制的人士。不過我們買薯仔回家後,偶然會發現薯仔正變綠和發芽,這時我們該棄掉或正常進食?

撰文:Yuuki@Medical Inspire │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圖片製作:Medical Inspire

薯仔食用安全丨2種情況下薯仔不宜食用!烹調或保存錯誤、易生致癌物質!即睇薯仔存放4大禁忌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變綠和發芽的薯仔都不宜食用。正在發芽的薯仔可能含有大量的配糖生物鹼(Glycoalkaloids)。這種天然毒素,有機會在茄科植物找到,用以保護植物免受昆蟲或動物等捕食者的侵害。新鮮薯仔中的配糖生物鹼含量一般很低,但在變綠、損壞或腐爛的薯仔中毒素含量可能很高,而在發芽部分的含量更高。

薯仔食用安全
變綠和發芽的薯仔都不宜食用

正常食用如削去外皮可大大減少配糖生物鹼含量,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含有過量配糖生物鹼的薯仔味道會變苦,會令進食者的喉嚨和口腔有灼熱感。急性症狀一般會於食用後30分鐘至12小時內出現,包括嘔吐、腹痛和腹瀉;嚴重者更會出現多項神經系統病徵,包括煩躁、顫抖、神志不清、乏力和視力模糊等。若然在情況輕微下,大家可先削去發芽的部分。如情況嚴重,應把整個馬鈴薯丟棄不用!

薯仔食用安全
含有過量配糖生物鹼的薯仔味道會變苦,會令進食者的喉嚨和口腔有灼熱感。急性症狀一般會於食用後30分鐘至12小時內出現,包括嘔吐、腹痛和腹瀉
薯仔食用安全
嚴重者更會出現多項神經系統病徵,包括煩躁、顫抖、神志不清、乏力和視力模糊等

薯仔食用安全丨想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就要記得薯仔存放的4大禁忌:

薯仔食用安全丨1. 不宜存放於雪櫃內

薯仔不應放在雪櫃內,因為這會令薯仔在隨後的烹煮過程中增加丙烯酰胺的形成量。會破壞人體基因,有可能致癌,亦會損害神經系統。

  • 原來寶寶會面臨「抗體脆弱期*」,缺乏抗體保護,所以偶然會病? 兒科醫生教導需要擊退病菌以減少生病。健康關鍵在於補充抗體,包括天然活性免疫球蛋白IgG!

  • 薯仔食用安全
    薯仔不應放在雪櫃內

    薯仔食用安全丨2. 不宜存放於陽光下

    薯仔不宜暴露在直射的陽光下,日光中的紅光與藍光會促使龍葵鹼合成與累積,破壞了它休眠狀態。這會促使薯仔變質,變綠或發芽。

    薯仔食用安全
    薯仔不宜暴露在直射的陽光下

    薯仔食用安全丨3. 避免與洋蔥同放

    薯仔和洋蔥雖然在煮食時是絕配,但兩者並不能存放與一起。因為洋蔥會令旁邊的薯仔發芽,令其配糖鹼含量提升。

    薯仔食用安全
    薯仔和洋蔥雖然在煮食時是絕配,但兩者並不能存放與一起

    薯仔食用安全丨4. 避免高溫烹調薯仔

    經煎炸、烘焙、烤焗或氣炸等方式,以超過攝氏120度高溫烹調薯仔容易形成丙烯酰胺,盡量煮至金黃色或淺黃色則可以!

    薯仔食用安全
    超過攝氏120度高溫烹調薯仔容易形成丙烯酰胺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