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 (WHO) 最新發表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 (ICD) 中,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 列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為首次將電玩成癮行為正式列為精神疾病。
遊戲成癮的徵狀包括:
1-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長度都要納入考量);
2-越來越經常將電玩置於其他生活興趣之上;
3-即使有負面後果也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
WHO稱,對於遊戲是否成癮,相關行為要持續至少12個月才能確診,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縮短。部分國家此前已承認遊戲成癮是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許多國家都有治療遊戲成癮的戒癮機構。
專家表示,一般人可以通過4條問題,知道自己是否受電玩失調影響。
1-你曾否覺得應減少玩電子遊戲?
2-曾否因被人批評打電玩而感到煩躁不安?
3-曾否對打電玩感到罪惡感和心情變差?
4-電玩是否你起床後第一件想起的事?
專家還指出,若自認為無不良電玩行為,可嘗試減少打電玩,以測試電玩對其生活的控制程度。
然而日內瓦大學教授巴韋利埃 (Daphne Bavelier) 於2014年的研究指出,打機也有好處。適量的電玩遊戲是安全又減壓的方法,並能加強手眼協調、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建立友誼等,關鍵在於時間長短。
ICD是一項國際定義健康問題和疾病的標準,全球健康專家均會參考標準。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目前仍未確認電玩上癮是精神健康問題,不過在手冊的附錄部分提過電玩失調。APA曾表示希望以此鼓勵相關研究,以確認有關問題應否被正式列為疾病。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