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迷思 │ 「亞洲蹲」是指人在蹲下時腳跟要完全貼地,下蹲到最低處,大小腿折疊,臀部靠近腳跟的蹲姿。早前有街頭測試就發現大部份歐美人不能完成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到底為什麽有人能輕易完成,有的人卻不能呢?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即按內文看看亞洲人有什麼條件才做到「亞洲蹲」!
撰文:Chloe@Medical Inspire │ Source by MIA Studio@shutterstock 、Bangkok Click Studio@shutterstock、ronsi nolast@shutterstock、miya227@@shutterstock
破解迷思 │只有亞洲人才會「亞洲蹲」?原來是先天擁這3大條件!
「亞洲蹲」是否只有亞洲人可以做到?
這個動作牽連人體許多部位,下蹲就是一種三重彎曲運動,你的胯部、膝和腳踝都必須彎曲,也就是要將腿和腳全部折疊起來。不過專家說,其實和人種沒有太大關聯,倒是和東方人過去體型、從小習慣可能比較有關係,但只要身體常伸展、多訓練肌力,在不對身體造成負擔下,無論亞洲人或西方人都做得來。
普遍外國人難以做到「亞洲蹲」,是因為他們個子較高,腿比較長,因此做蹲下的動作時,柔軟度會比較有限制,亦難以平衡,因此比亞洲人難做到。
要完成這個姿勢必先要有三大條件:
1. 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靈活度好:如果膝蓋、髖關節僵硬、退化,要完成這姿勢就有難度,既蹲不下去,還可能相當疼痛。但如果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一直保持靈活度,就比較有可能辦到。
2. 背、腿肌肉力量夠:蹲下去還要起得來,包括下肢的大腿、小腿及背部力量都要足夠才辦的到。
3. 阿基里斯腱靈活、腰圍小:即使是亞洲人,如果長期穿高跟鞋,腳跟的阿基里斯腱緊繃,蹲下來腳跟就容易離地。此外,也可能和亞洲人過去普遍偏瘦、腰圍小,要辦到這個姿勢自然不是難事。
有說常做亞洲蹲可以強身健體?
的確藉由蹲下的動作,腹壓變大、括約肌放鬆,自然有助於排便,而且蹲下可作為一種伸展運動,特別是坐得久或站立得久時,可蹲下站立幾下,作用是可以放鬆膝關節及髖關節,和足踝關節,並增加血液循環,大腦的血液供應亦會增加,可刺激大腦,提升腦部功能。
不過蹲下的動作不能做太久,因為會壓住坐骨神經而產生麻痹的感覺,會令人不舒服,最好只蹲下約3至4分鐘,便要站立起來。如果關節比較緊、有退化性關節、勉強做可能造成更大負擔、傷到關節;或者肌力不足,也可能蹲得下去卻站不起來,還得扶著椅背或拉東西借助其他力量才能起身。想藉由「蹲」這個動作訓練提升體能,恐怕只會本末倒置。